
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我校多支科创团队在比赛中表现卓越,获得2金5银的佳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创新创业活力与扎实的专业素养。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全链条创新培育体系,深度参与并系统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为科创团队在大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提供了体系化、全过程的坚实支撑。

赛前精准挖掘,夯实项目根基。自大赛启动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融入学校整体备赛工作,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孵化功能,面向全校征集和遴选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创新种子项目库和创新人才库。通过初筛、评审等程序,从创新性、可行性和团队构成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入选培育库的项目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参赛竞争力,为后续的深度培育与大赛突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创导师精准辅导,注入专业智慧。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聘请了包括成功企业家、资深投资人、行业专家、优秀校友在内的多元化“双创导师”团队。在大赛备战期间,为参赛团队匹配经验丰富的双创导师,开展多轮一对一指导。导师们从技术方案、商业模式到展示呈现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有力推动了项目的持续优化与突破性进展。
系统化培育赋能,提升项目战力。针对参赛项目特点,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同校团委组织开展系列科创训练营,内容涵盖商业模式设计、路演技巧等专题领域。通过集中学习、模拟答辩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参赛团队的综合实战能力。同时,优先为科创团队提供所需的研发场地、协同办公空间,为项目水平和运营能力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以赛促创、成果转化效益凸显。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持续辅导与资源对接下,负责“碳菌双能”项目、“守土有方”项目、“大倾角煤层智能化综采技术与配套系统”项目的三个团队已基于其核心技术,成功完成了创业公司的工商注册,入驻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科创团队迈出了从“创意”到“创业”的实质性一步,实现从竞赛成果到创业实践的重要跨越,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培育的实践成果。
此次我校学子在国际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部分获奖项目在园区的顺利落地,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履行其核心职能的成功实践。它不仅验证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挖掘-培育-辅导-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的有效性,更生动体现了我校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动力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下一步,国家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巩固大赛成果,不断完善全链条创新培育体系,优化孵化环境,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与项目,助力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创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