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盼啊盼,阿嬷阿嬷地甜甜叫……”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外婆——一个胖胖的、头发有些花白、积极乐观的老太太。
我的外婆出生在一个小农村,在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方。说巧不巧,那一年,日本投降,八月中旬,在胜利的号角中,外婆出生了。虽少了些战乱之恐,却也免不了饥寒之苦。这些,使我的外婆从小就学会了节俭,直到现在依然保持着。
小时候,我总是在去外婆家之后不肯回家,非要和外婆挤在一张小床上睡。当然,这其中有外婆开了一个小卖部的原因。每每在我耍赖得逞之后,吃过晚饭,我会搬来外婆的小竹椅,放在院子里的大梧桐下。
傍晚,太阳快落山,有时落日的余晖洒在云彩上,成了晚霞。朦朦的暮色中,我看到外婆坐在小竹椅上,头微侧着,彼时已花白的头发在晚风的吹拂下有些凌乱。外婆半眯着眼睛,我们祖孙俩就这么坐着,我多是在吃零食,外婆则是拿着蒲扇为我驱赶蚊子。外婆的腿脚不太方便,是前些年风湿落下的毛病,她总是拄着一根拐杖。有时会拿着拐杖对着家里的大小事指指点点,大家也都是笑嘻嘻地答应着她。
睡前,我还总是偷偷地溜进小卖部,拿一包我喜欢吃的辣条,坐在床上边看电视边吃。外婆则是躺在床上,和我一起看那些她看不懂的动画片。等电视播完,我和外婆并排躺在床上,头上的风扇吱呀地转着。我总是在夜晚更活泼些,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拉着外婆说个不停,又好似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问这问那。
听外婆说一些谜语,我总猜不出来,还有一些顺口溜、童谣,也总是学不会。好像外婆是个百科书,我想听的事情她总是说不完,可她又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识得几个字,有些食品的保质期还要我来看。
印象最深的还是暑假的时候,总有一周的时间会有外县的戏班子来庄上唱戏。这是最热闹的一周,在搭戏台的那一条路上,会有大的小的卖吃的、玩具的。这个时候,外婆就把她的小卖部“搬”了出来,卖一些零食,也有一个烤肠机,不过烤肠大都进了几个孩子的胃。
这段时间,妈妈和我的大姨、二姨都会来帮忙,一起在外婆家住几天。白天的时候呢,就坐在小摊前聊天,外婆去听戏。到了晚上,是我们几个孩子最喜欢的时刻,要开始数钱了!外婆有一个大匣子,装着这一天的收入,每到晚上都会数一下当天的收入。数完以后外婆便会抽出一些零钱让我们几个孩子去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大人们也会在这时嗔怪外婆太惯着我们。
渐渐地,我长大了,一直忙着学业,也不曾在外婆家住过了,那个小小的床再也睡不下我们祖孙两人了。前日,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那个熟悉的梧桐树下,一个老太太坐在竹椅上轻轻地摇晃着蒲扇,为她的外孙赶蚊子。我想,愿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作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