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水之情缘
发布时间:2010-07-15点击数:[]
也许我生来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吧,滔滔的长江,滚滚的黄河,淙淙的小溪,潺潺的山泉,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与它们都有缘。春意盎然的三月,我曾有机会下扬州,得以一睹美丽古城扬州的风貌。瘦西湖的自然美景自不必说,清末第一园的何园也很壮观雄伟,但似乎都不及见到久违的长江那般激荡我的心扉。滔滔的江水一下子打开了深藏多年的记忆,唤起了我对水的无限情思!
我出生在长江之畔,滔滔江水养育了我,自己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纵横交错的小河、小溪里,都留下过我和儿时伙伴的身影。离开那里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我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世事变迁,但儿时的记忆依然是那样深刻清晰。当年,为了谋生,父辈在那个困难的特殊年代背井离乡到了那里,用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开垦出了一个国营农场,也在那片土地上哺育了他们的孩子。
听父母说,他们刚去农场时到处都是芦苇,而在我的记忆中则只有小溪边、沟渠旁零星长着一些芦苇。农场的春天很美,整齐的水田里长满了碧绿的红花草、紫云英,偶尔有几朵开放的紫红色、深蓝色的花,在风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随着春耕开犁,那些绿叶红花都作为绿肥被翻卷到土层下了,而清澈的江水则通过宽宽窄窄的沟渠流进了水田。没几天的功夫,水田里就长满了碧绿的禾苗,旱田里则不知何时已开满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
从记事起,我每天的主要任务除了上学就是打猪草。下午回家放下书包,我便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结伴去打猪草。田埂边、水渠旁长满了不同的野菜,我们很快就能塞满袋子。大家却并不着急回家,或挖点野蒜或野芹菜带回家,或用野菜叶做毽子比比谁踢得多,或采来五颜六色的野花扎个漂亮的花环……几乎总是在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我们才背起袋子匆匆忙忙地往家赶。
农场的夏天留给我的记忆是最深的。到了暑假,哥哥领着妹妹、姐姐带着弟弟,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端着脸盆或挎着竹篮去摘菱角。大渠小沟里长满了嫩绿的菱角秧,若带着小渔网,还能捉到不少小鱼,胆子大又不怕刺的还能摘到“鸡头米”。哥哥姐姐一边忙着收获果实,一边不时招呼着在水边玩耍的弟弟妹妹。现在想来,对于几乎没有零食、没有课外书的我们来说,那是多么快乐而享受的时光啊!清澈的江水在我记忆里是那么美好。
上初中时的一个深秋,人方中年的母亲不幸病逝了。第二年初春,我们姐妹便随父亲回到黄河边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母亲健在时,常对我们念叨家乡的亲人,给我们讲家乡的风土人情。回到故乡后,自己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就结束了,我渐渐开始理解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那些曾经的困惑、忧虑和无奈,都深深印在我青年时代的记忆里。
第一次见到浊涛滚滚的黄河,我很是吃惊,因为以前见过的水都是那么温润清澈,可以用木桶直接挑小河的水来洗衣做饭,眼前黄河水却是一碗水、半碗沙。黄河岸边的人们,家家户户吃的都是井水,而且那水还要提前从井里汲出后倒进瓦缸澄清半天才可以用。
北方的春天干旱少雨,风一吹,沙土便漫天飞舞,全不似江南的春天;田野里的颜色也单调得多,几乎是清一色的麦地。春天到了,我们要引黄河水来浇灌麦苗,姐妹几个都去帮父亲把地头大渠的水引进麦田。看着汩汩的河水流进干旱的麦田,我们觉得像自己口渴时喝足了水一样畅快。有了水的滋润,越冬的麦苗苏醒过来,开始返青。过上几个周,从学校回家就发现春风吹过的麦田里竟翻起了层层的绿波。清明过后,喝足了水的麦苗沐浴着阳光,拔节、抽穗、开花、灌浆,然后慢慢成熟。
麦子熟了,我们就要放麦假了,好回家帮忙收割麦子。由于当时不少农具都是几家公用,所以父亲便和叔伯们合作,一起收割、播种。劳作的间隙,叔伯们劝父亲让我和妹妹早点退学,说女孩家只要认识些字就行了。固执的父亲不为所动,仍然坚持供我和妹妹读书。正是由于父亲的坚持,我们才有机会上大学,才能拥有全新的生活。
参加工作以后,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泰山脚下。到的时候正值夏天,雄伟挺拔的山峰,茂密翠绿的树木,潺潺的山泉,清澈的湖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一下子就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然而,在泰山脚下生活的十几年里,虽与山泉湖水只有咫尺之遥,可亲近它们的次数却寥寥,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和家务。我心里想:以后有的是机会!等孩子大了,等自己的工作不忙了或者退休了,就能常常去爬爬山、听听泉水了,就能坐在湖水边静静欣赏荡起的层层涟漪了。可是,我怎会想到有一天要远离它们呢?离开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如此留恋那里的秀丽山水,还有那些知心的朋友。
来到青岛之后,我可以常常看到广阔的大海,也计划着有一天能去海边听潮踏浪,好好体会大海容纳百川的气势。每天清晨打开窗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仿佛就能嗅到海的气息。站在海边的时候,心里多了一份平和,少了一份激情,感觉却更加沉静。看来,我与海水的情缘只能慢慢用心体会了。(作者:顾景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