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
多少年来,西藏人民一直渴望有一条天路,引领他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引领他们走出贫困、走出落后、走向未来的不仅仅有天路,还有我校校友,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里地委书记,现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董明俊。
董明俊,1962年5月出生于潍坊市寿光稻田镇桂河一村。他是在位于“中国香瓜第一镇”———田马镇的原县二十二中上的中学,1979年考入我校矿山建筑系。1983年即将大学毕业时,学校分到了一个援藏名额:到西藏偏远地区那曲土门煤矿任技术员。知道这一消息后,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董明俊积极报名。学校从众多报名学生中,根据学生综合素质严格筛选出了两个人,其中就有董明俊。正在学校难以抉择时,董明俊跟校领导说:“我们家兄弟姐妹多,让我去吧!”
董明俊兄妹6人,除他以外,其他5个全都是农民。作为家里唯一一名大学生,董明俊告别了学校、告别了父母,从山东走向了遥远的西藏。路是漫长的,当时走了三四个月才到达位于藏西北的那曲土门煤矿。他逐步克服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和年平均零下3摄氏度的气候,在煤矿一干就是整整四个年头。后来,他先后被调到自治区工业电力厅和自治区政府工作。
2001年下半年,董明俊来到了西藏最偏远的阿里地区担任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来到了孔繁森工作和献身的雪域高原。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却只有8万,平均每4平方公里1个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交通也极不发达,到2002年底,全区只有8公里的柏油路。
当地有句俗话说,不到阿里,就不能真正体会到艰苦。如果没有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一个内地人是很难在这个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长久干下去的。
新鲜蔬菜只能从上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来,价格往往是内地的四五倍。2002年,来自菜乡寿光的董明俊发挥自身优势,号召藏族农牧民建成了70个大棚,尝试种植白菜、萝卜、土豆等大路菜,获得了成功。今天狮泉河镇蔬菜基地的大棚温室里,青椒翠绿,番茄绽红。普兰县的大棚蔬菜发展更是具有了一定规模。蔬菜大棚正逐步改变着藏族人民过去单一的饮食结构。
“事实上,我们那里有一大批孔繁森式的干部。”董明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来我们做了几件大事:一是千名干部进牧区,用了两个月,深入到牧区的每家每户,理思路,促发展;二是举办旅游年。阿里的神山圣湖是世界级的旅游精品。我们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搞了一个‘转神山圣湖’的旅游项目,一年接待了十六七万旅游者;三是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年’活动,为70多个开发项目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董明俊对阿里地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克什米尔绒山羊。可以发展世界级的旅游业,开展国际流行的探险旅游,搞汽车、摩托车拉力赛。”
2003年3月,肩负重托的董明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赴北京参加了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会上,他动情地说:“我来自全国最困难的西藏阿里地区,当务之急是解决用电问题。阿里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稳定常规电源的地区,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心狮泉河水电站的建设,明确指示我在任内完成这一项目。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一定要让阿里人民用上电。”
2006年9月1日,有“点亮高原之光”之称的狮泉河水电站,在“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建成发电,结束了阿里地区无稳定常规电源的历史。
2009年,阿里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48元。作为自然环境条件最差的阿里,走到这一步是多少代人共同奋斗和献身的结果啊。
为了进一步抓好农牧民增收,确保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问题,经过多年的调研,结合当地实际,董明俊一班人适时确定了“劳务输出,神山圣湖旅游,克什米尔绒山羊,开发三大特色资源,不断富裕阿里”的发展方针。2009年,阿里地区农牧民劳务输出17000多人次,创收5900万元。
阿里地区有世界上最好的克什米尔绒山羊,这也一直是孔繁森书记最关切的。可以欣慰地告诉九泉之下的老书记,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生态保护与兴边富民有机结合,采取人工种草、圈养等得力措施,压缩普通山羊,扩大绒山羊。2009年,全地区绒山羊存栏已达140万只。仅此一项,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就超过了800元,成了高原农牧民增加收入的特色富民产业。
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全地区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寺庙(拉康)75座、通外道路山口57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董明俊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2008年“3·14”事件发生以来,阿里地区边境防控和社会稳定工作异常艰巨。作为阿里地委书记和第一责任人,在维护稳定和边境防控工作方面,始终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采取一切办法,确保了阿里地区边防、寺庙、社会局势的稳定,实现了阿里的长治久安。
儿行千里母担忧。稻田镇桂河一村党支部书记董鲁成说:“董明俊出去26年,却没有能够回家几趟。2003年,董明俊61岁的母亲去世,临走也没能看上远在他乡的儿子一眼。2009年7月,71岁的老父亲在济南省肿瘤医院动手术,手术后住院一个月,董明俊都没能回来伺候一天。作为兄长,他打电话给5个弟妹,要伺候好父亲,谁都不要惹老人生气。”
董明俊舍小家顾大家,考虑更多的是阿里地区的未来。未来五年,阿里地区将立足一大优势(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向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化两个基础(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首要任务,继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以点线面结合、党政军警民联防的联防联控机制,夯实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实施三大战略(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科教兴阿、人才强地战略;开放带动战略),抓好四项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特色产业建设;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抓好强基础、建班子为重点的党的建设),实现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农牧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瓶颈制约进一步突破、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这五个目标,力争“十二五”时期,阿里地区实现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达到38.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达到7170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1.77亿元。
“像神鹰一样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歌声婉转悠扬,荡气回肠。没有人怀疑,董明俊的内心深处正在铺设着一条心灵的天路,延伸进雪域高原,盘桓在冈底斯山,融汇到狮泉河水,温暖着藏族亲人……(作者:辛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