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科大我的歌”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它们在广大师生中传唱着,让大家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与美好。这些动听的歌曲是创作者的心声,凝聚着作者的无数心血和思考,他们用自己热爱的旋律,唱响对科大的赞歌。
王宝德:本次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我从歌词中感受到词作者作为退休老教授对学校的真挚感情,二是我自身在学校从事教学及学生工作多年对学校产生的深厚感情,三是我个人在音乐素养方面有一定积累。我认为,一件有生命力的作品,首先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艺术虽然要高于生活,但毕竟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不能脱离生活这条主线。六十年校庆对于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学校也将通过这次校庆,进入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阶段。对于我们这些老师,能经历六十年校庆,在荣幸背后,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认真贯彻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寿臣:关于作品的创作,《请祖国检阅》这首歌我采用了小合唱的形式。歌词产生之后,我根据歌词的基本内容抓住了三点,一点是作品尽量简单明快、通俗易懂,在音域的确定上尺量适中,旋律的处理上要流畅,节奏的把握上要明快,速度则采用行进速度,易传唱;第二点是主题突出、音调鲜明,突出了青年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热情、奉献、乐观);第三点是弘扬正气、唱我科大,通过作品展示科大学子热爱人民、报效国家、奉献自己的精神。今年学校建校六十周年,在学校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通过这样一首歌曲,让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继续宣传科大。作为一名在学校工作近30年的老师,回想起学校走过的历程,我感触很深,希望学校的六十周年校庆能比以往的校庆更加成功,希望科大明天更辉煌!
于成宝:到科大这些年来,我见证了青岛校区在黄海之滨的崛起,见证了学校各项设施的日趋完善,见证了校园越来越美好,也见证了一届届学子励志图学,正是这样的激情促使我拿起笔讴歌科大。对于这次的创作,我认为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对学校文化精神的发掘,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学校山、海、泉交融的文化特点。科大在崇山峻岭中发源,在泰山脚下成长,从济南泉边湖畔发展,直到今天崛起于黄海之滨,其中无不体现了“山、海、泉”的文化底蕴。如今,我们清晰地看到,学校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日益稳固,办学水平日益提升,我衷心祝愿学校像雄鹰一样,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得更有力量!
余继峰:首先非常感谢学校举办这样一个活动,给我展示自己的平台。我是地质学院的一名专业课老师,音乐是我的业余爱好,这次有机会与专业老师交流并得到他们的帮助,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我创作的歌曲中,《梦回母校》表达的是对母校的感恩之情、眷恋之情等多方面的情感。我想,对每个人来说,想起母校都会感到非常温暖,我也在这件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感恩之情,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我的音乐中获得共鸣,感受母校的温暖。
鲍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结识了科大的张建英老师和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山科大学子,他们身上执著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后来,张老师邀请我为学校六十周年校庆创作歌曲的时候,我就把手头所有工作放到一边,专心致志地创作歌曲。在和张老师深入沟通后,我了解了学校六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成了我创作的原动力。我共选送了三首作品,第一首是《与春天一起同行》,深情赞美了学校每一名老师;第二首是《山海泉》,用艺术手法记录了学校三地办学的历程,同时也对学校美好的明天表达了衷心的祝福;第三首是《青春光芒》,用时尚青春的旋律表现了科大学子的青春活力和朝气。
曹瑞典:作为一名科大学子,我对母校有着别样的感情。四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这种激动慢慢转化为平静并产生一种感恩的心情。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幸福或是不幸的事,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敢于憧憬,敢于感动。《那时你我》这首歌代表了我的青春,不只是我的青春,还有大家的青春。其实“那时”就代表我们的青春,“你我”就代表我们所有的人,曾经在青春中摸爬滚打的人们,这也是我的创作灵感。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让青春更加精彩!(作者:左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