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湖波光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说到“山海花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山海花园”只是科大青岛校区教职工住宅区的名字,但当地人却把她变成了科大的代称,这里面有称赞也有羡慕。
在青岛校区,每年到了迎新的时候,总有一幅经年不变的巨大条幅悬挂在教学楼上:“三山环翠,建一流学府,立足齐鲁铸伟业;一海扬波,纳天下学子,面向世界育英才。”这不但是科大人的理想和胸怀,也是青岛校区山海校园的真实写照。
说青岛校区是山海花园,一点不为过。且不说校园被三山环抱,校园中还有山,这在中外大学里也不多见。这座山海拔140米,面积0.3平方公里,因山上有一石洞而被称为洞门山;有传说说它是由豆母娘娘做豆腐时掉下的一块豆沫变成的,所以也称豆母山;这座山顶部形似笔架,亦被称为笔架山。山西面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河两岸的泥土松软黝黑,人们把这条河称为墨水河。科大人喜欢笔架山、墨水河的名字,因为它们合乎大学的笔墨神韵。
笔架山虽无法与雄伟的泰山媲美,但它屹立在黄海之滨,是大海身旁的山,因此就有了大海的情怀和性格。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看着潮涨潮落,守护着科大这个山海花园。
洞门山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迎着徐徐升起的朝阳,站在山顶向四周望去,北坡的万年青吐出嫩嫩的新芽,焕发出勃勃生机;南坡的槐花开得正盛,暖暖的春风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不由想闭上眼睛静静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夏天,在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的日子里,眯起双眼向山上望去,那浓翠欲滴的绿意会给你的心灵带来丝丝凉意,让你感到舒爽正从心底往外蔓延;若是赶上刚下过大雨,被雨水洗过的笔架山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让你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吓到他。雨后的笔架山显得那么娇嫩,令你不敢用力地抚摸。秋天,北坡的松树依然墨绿挺拔,而南坡已是姹紫嫣红。在习习秋风吹拂下,红的、黄的、紫的、绿的,色彩热烈地跳跃着,翩翩起舞,仿佛在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依依惜别,又像在为人们庆贺一年的丰收,让人自省这一年来的得与失。冬天来临,大海也变得安静了,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下过雪后,广袤的大地有些肃杀,而洞门山上却是另一番景象。雪白的大背景上点缀着褐色的岩石、墨绿的万年青、层层叠叠的松树,而山脚下校园里那红色、深蓝色的屋顶,为白色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活力与色彩,间或还有几只不知名的山雀,欢快鸣叫着从山的这一边飞向山的那一边。
水是青岛校区的一大特色,且不说校园面朝大海,单是校园里的水就可圈可点。笔架山西面的墨水河流经校园,为解决它的季节断流问题,学校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因形循势,建了九曲人工溪水,组成了1公里多、横贯校区的水系,也将其命名为墨水河,与笔架山相呼应。墨水河两岸建有休读长廊,既可供学生晨读,又可观莲荷绽放,听迭水声响,赏水中游鱼,享垂柳遮荫。墨水河上游,是一方水塘,是墨水河水源的补给源头,取名为“半亩塘”,语出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塘边建有一石亭,名曰“观书亭”,可以让学生更深地体验读书入味的快乐。
笔架山东北向不远,是校园内最大的水体景观———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亲笔题名的砚湖,学生也喜称之为“小西湖”。砚湖是利用当地百姓取沙挖土形成的水坑基础,由学校的黄自伟教授投资百万元,基本保留原貌、略加改造修建而成。湖边配以凉亭、廊架供师生休闲,水中有三柱石灯恰似三潭印月,湖面泊着两只小船,加上晚间五色彩灯在湖面形成的缤纷倒影,让小西湖深受学生的喜爱。此外,学校正在把校园东部的积水区建成“湿地园”,那里自然生长着数十种植物,休闲设施也会很快齐全。
青岛校区之美,不只美在山、美在水,美在红墙蓝天,还美在树、美在花。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管哪所学校总与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或许是因为“树木”与“树人”都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吧。青岛校区在规划和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园林式、人性化、森林式校园的目标。如今,漫步青岛校区,可以春赏垂柳依依、柳絮飞飞,夏赏槐花串串、鲜嫩香醉,秋赏丹桂飘香、枫林如火,冬赏寒梅傲雪、松柏挺拔,不亦乐哉。
如果说绿树代表着生命、青春和健康,鲜花则象征着美好、兴旺与吉祥。校园里四季有花,最名贵的是牡丹,而花期最长的则是普通的月季。“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年4至5月间,学校行政楼东边的“牡丹园”中,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美称的牡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吸引着赏花者络绎不绝。牡丹花开过了,从5月一直到11月,教学主楼后面的“月季园”一直都是花的海洋。人称“花中皇后”的月季,不畏风雨,不畏酷暑,顽强地你谢我开、前仆后继,让校园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据第一批搬到青岛校区的老师回忆,“那年夏天的青岛校区,树无几棵、花无几株,显得特别荒凉”。如今,这样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绿色的校园。青岛校区已栽植名贵苗木320余种、11万余株,种植水生植物16类、139个品种,绿化面积达1050亩,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季相分明、种类丰富,上有乔木、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点线面立体绿化”的特色。校园里还建有大量人文景观,“励志坊”与“名人园”,一东一西,一中一外,分别位于主教学楼两侧;名为“时乘六龙”的六尊龙柱,激励着师生自强不息;“乾坤两仪”稳稳立于主教学楼前,引导师生胸怀国家、放眼世界;“太和钟楼”高高耸立,提醒着广大师生要珍惜时光。
众所周知,青岛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如翡翠镶边儿一般,把青岛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胶州湾内。山东科技大学也以其红墙绿柳的美丽景致,还有平实而不乏诗意、简约而内在生动、和谐而自成风格的气质,浑然融入青岛这座城、胶州湾这片海……(作者:刘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