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致《山东科大报》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8日 08:27  点击:

尊敬的《山东科大报》编辑们:

信主编好,编辑部的老师们好!
  我是1998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人文系的一位老校友,1996级人文科学系公共关系班的,时任班主任的老师是王兆立。
  我是科大报的老朋友。一直想给编辑部写一封信,也不知道想写什么,就是想表达一下对科大报的一种久违的感情吧。
  上学那时候我们学校名字还是山东矿业学院,主校区在泰安。我毕业已经快26年了,知道信主编的名字,结识科大报则是28年了。
  对我们科大报,那个时候的矿院报,一直情有独钟。到现在,我仍然保留有几份1997、1998年矿院报的纸质报纸。我不敢说我是毕业的学友中是优秀的,但却敢说是所有毕业的学友中对我们的校报最忠实的、感情最深的。
  每次打开我们科大报的电子版,尽管内容已经是现在的,但还能找到我们那个时代的一些印迹,包括排版的格式,四个版面的设置,仍然会让我迅速回到那个充满激情的青春年代。
  院报的副刊,当时叫白鹤泉。那个时候,院报副刊发过我几首豆腐块的诗歌,还有一篇我的关于大学生拒绝作弊的一篇征文,是被评为一等奖的。那种第一时间获悉自己得奖时的喜悦和编辑部老师给我发奖品的激动,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因为当时只是上了一个专科,相比于学校的本科生,在就业方面显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信心不足。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矿院报上发了几个豆腐块的文章,对于我求职并顺利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毕业后的两年里,我一直在社会上打工,只要是拿着印着我文章的矿院报,总能获得求职单位的青睐,并得以优先录用。特别是毕业后的第三年,在我考录公务员并成功进入到考察环节时,这些文章再次凸显了重要作用。据曾经考察我的人,现在已经是我的领导和同事们讲,当时看到我的这些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这些文章都是原创,很有冲击力,感觉这个作者很有才华,是值得信任并应该能独当一面的,这些对于公务员来讲也是基本的要求和非常重要的素质。
  我曾经一直有一个文学梦,那时候邓东教授是我的写作老师。如果说邓教授是我文学梦的引路人,那么院报的副刊则为我开启了一扇文学的大门。当然,随着从学校踏入社会,因为自己才学不足,文学梦支撑不了自己现实的生存和发展。
  毕业后,我在打工的同时,选择了考公。进入体制内之后,我的文字基础和功底,在我后来从事政府公文撰写工作时为我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并助推我走上了更为重要的领导岗位。在工作的业余时间,我也不忘自己的爱好,充分依托自己的文字基础,写一些自媒体文章,一篇文章的阅读量最高曾达到120万以上。
  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在网络上搜索我们科大报的电子版,每次看到报纸的各个版面的内容,看到我们组织的文化、教研活动,看到我们取得的科技成果,看到学子们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我都会为我们母校的发展壮大感到非常自豪,也为后继年轻学友们的创新、拼搏、奋进的精神所鼓舞。
  作为老校友,我仍然在密切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也仍然密切关注着我们的科大报。希望科大报,可以为我们这些无论是从过去的矿院还是现在的科大毕业的校友们,开辟一个可以交流和表达感情的小空间。让我们无论身处哪里,能时时听到母校的声音,能时时感受到母校的脉搏。
  祝信主编和编辑部的同志们身体健康,祝我们科大报越办越好,祝我们的母校明天更辉煌!
  谢谢!

 

老校友:曲孝玉

2024年1月9日

 

校友介绍:曲孝玉,原山东矿业学院1996级人文科学系公共关系班学生,毕业后曾任原山东省省级开发区德州运河开发区管委会商务局局长,现供职于国家级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任经信科技部副部长。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