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国际学生视野,推动多元文化交流,深化校地合作机制,2025年4月13日至14日,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组织来自七个国家的十余名国际学生赴菏泽市牡丹区开展主题为“行读中国·齐鲁行 国际学生品非遗文化之韵,探牡丹产业之源”的研学活动,实地走访牡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及特色产业园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4月13日上午,国际学生首先参观了菏泽职业学院非遗传承馆,通过现场观摩和动手体验,深入了解了剪纸、泥塑、木雕等非遗技艺的制作流程与艺术内涵,切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随后前往尧舜牡丹产业基地,了解牡丹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情况和牡丹全产业链的建设模式。



当天下午,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范志坚与牡丹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巧玲共同为“山东科技大学国际学生研学基地”揭牌。这一基地的设立,标志着学院在校地协同育人、推动国际学生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实现“知行合一”育人目标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仪式结束后,国际学生走进冠宇牡丹产业园,实地调研牡丹花卉的种植与育种技术,对“牡丹之都”的生态建设与花卉经济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4月14日,师生走访了都司镇熊猫工厂,调研地方特色熊猫裘皮玩具加工产业,深入了解从设计创意到生产包装的全过程。接着前往盛世芍花种植基地,考察芍药花卉的种植管理与销售模式,感受花卉经济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国际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非遗文化和地方特色产业,也为学院搭建起了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新平台。未来,国际交流学院将继续积极推动高质量研学项目的落地,不断丰富国际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