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进村读研·扎根齐鲁: 山科师生将思政课堂搬到菜乡地头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0日 15:59  点击:

为发挥调查研究资政育人实效,提高马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搭建了解实情、聚焦实干、投身实践的思政育人平台。日前,由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英胜带领的“共富路上·青马先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寿光,以“走近智慧农业,感悟科技与思想的力量”为主题,聚集学科资源优势,打造了一堂鲜活接地气的“大思政课”。

“因菜而兴、因菜而荣、因菜而名”的寿光,30多年来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和推广,催生了席卷全国的“绿色革命”。调研团队行走在寿光,深入农村、基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地,采用现场考察、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种业研发、基地建设、品牌打造、乡村振兴等情况,切身体会了寿光蔬菜的产业化进程和“寿光模式”的丰富内涵。

调研过程中,师生们分别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科技赋农促进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现场教学。

【党建引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抱团致富】

三元朱村为什么能用一根菜撬动中国的菜篮子?这是调研团队进村前的最大疑问。从带领17名党员干部冒险建棚到现在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品牌化经营,从当年的土棚发展到现在的智能“云棚”,从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到大棚种植辐射全国。党建引领贯穿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产业发展全过程,共同富裕成为村党支部不变的初心。“水有源,树有根,知党情就得报党恩!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群众需要我的时候,就得勇敢地站出来!”王乐义书记常说的这句话让同学们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团队成员刘鑫罡说,“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三元朱村的生动实践证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村级带头人是最大的变量,党建引领是最有力的纽带。”三元朱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党员先锋的精神历久弥新

“神州十三号航天同款”“草莓味西红柿”,直播间里介绍的正是稻田镇崔岭西村的“致富果”。“一眼看上,一吃爱上,一生难忘。”这是团队成员品尝后的评价。过硬的品质让“崔西一品”的品牌越来越响,也让崔岭西村的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十年时间,村集体经济由5万元增收至现在的430多万元,从传统的农业村发展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崔岭西村十年精彩蝶变之旅的背后是村党支部坚持走党建引领,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崔西路子”。众旺果蔬合作社的建立,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到“一社一体”抱团发展,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成为三位一体的“黄金搭档”,用品牌闯市场,用品质增效益。团队成员王晓雯说:“抱团发展开新局,崔岭西村乡亲们的笑容是对村党支部最大的认可。”如今的崔岭西村西红柿不仅畅销国内,更一路向北到俄罗斯。

260米、370米、400米,洛城街道东斟灌村的大棚建的越来越“高档”,师生们走上棚顶,极目远眺640座大棚鳞次栉比,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20年前的东斟灌村却不是这样的光景,大棚种植规模分散,如何建设高标准大棚、如何种出高品质蔬菜、如何卖出好价格,三大难题困扰着村民们。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村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选定五彩椒为主导产业,党支部书记李新生带领四名党员试点种植五彩椒,不仅获得了大丰收,而且为全村老少爷们蹚出了一条走得通、走得好的致富路子。从“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三自”模式的推行,到斟都果蔬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三个合作社的建立,再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三化发展,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村集体的收入也不断壮大。团队成员于辉说:“从没有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传统农业村发展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遇见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在东斟灌村上的最宝贵一课。

【院地合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嗡,嗡嗡,嗡”,寨里村的工作人员正拿出手机登录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轻轻一点,雾化的水汽从高空中的管带喷洒向农作物,通过提高棚内相对湿度进而降低环境温度。这是赵春江院士团队专门打造的新型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的高压喷雾系统。调研团队实地观察到高新科技让大棚内的温度变得可以实施调控,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相比,智能温室采取正压可调通风系统、水肥智能供给系统、可视化智慧管控云服务系统等120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让农业生产实现了“一键自动化”。菜园像工厂,管理靠电脑,越来越多的菜农开始“云种菜”,智慧农业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并逐渐成为寿光农业发展的趋势。调研团队深切感悟到农业发展只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才能把中国菜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寨里村智慧农业的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试点实验,更是引领全国的风向标!团队成员王怡静说:“手机成为新农具,这不仅仅是生产工具的蝶变,更是科技兴农、创新富农的智慧探索。”

【创新创业:资本下乡助力乡村创新创业】

在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新型智能大棚里,工作人员正通过手机APP操作大棚的物联网管控系统,轻轻点几个按键,一株株樱桃番茄上方的智能喷淋和补光灯随即开启。园区由寿光金投集团投资建设,4个4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和160个高标准温室大棚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园区采取了“平台公司+运营商+农户租赁”的发展模式,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蔬菜品质,让菜农的收入稳步提高。园区创新组织引领优势、产业发展理念、农业要素集成,推动资源挖潜变革,推动三产融合变革,推动运营模式变革,使广阔的乡土大地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团队成员王新茹说:“相信种植经验丰富的‘棚一代’与富有知识的‘棚二代’一定会汇聚更多乡村振兴的合力。”

乡村治理: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治理升级】

盛夏时节,绿意盎然,走进屯田西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绿植,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一幅治理有效、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屯西西村,社区实行一楼一长制度,靠楼道长模范带头作用辐射全楼道向善向好,共创幸福屯西。此外,社区还制定“最美庭院”、“红旗楼道”评选活动,以奖代罚,激励居民的集体荣誉感。与其说屯西西村是一个“村”,不如说它是一个时尚的新社区。在这里,青少年培训中心、青年创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体娱乐中心、物业管理中心、警务助理调解中心应有尽有,社区公用设施非常齐备。目前,屯田西村已经形成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司法服务、健康服务、生活服务八大服务平台,广大村民在村内可以随时享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来的实惠。屯田西村坚持以文化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公共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之路,使“良法善治,德润民心”的效果不断彰显。团队成员武凤婷说,“夯实文化活动阵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屯田西村走的就是一条文化赋能产业、引领振兴的路子。”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普通产品到高品质产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菜农种了菜有地儿销,电商直播让消费者不出门便可以买到新鲜的菜品。产业全链条融合、城乡全要素融合、治理全领域融合效能不断彰显,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为新时代寿光的鲜明底色。买全国、卖全国,全国蔬菜服务综合性基地的品牌越来越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并结合自身对乡村振兴的认识谈体会、谈想法。

指导教师张英胜总结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回信时强调,希望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村读研’的本质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扎根齐鲁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这次调研,大家深切感受了寿光在新时代创新提升“寿光模式”的生动实践,加深了对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理解,要将专业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自己的力量。”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自身所学切实转化为兴农助农的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创新思政课建设,借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平台,着力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引导研究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强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山东科技大学“共富路上·青马先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