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7日 00:00  点击:

9月16日,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J15-219报告厅隆重召开。校团委书记尹立明,土建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宋西路,院长王崇革,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郝亮出席会议,各学院团委书记应邀出席大会。会议由土建学院团委书记于娜主持。

16:20,会议开始。全场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尹立明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土建学院团委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对全校共青团工作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新时代共青团建设提出了三点希望与要求:一是以理论学习为重点,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争当理想信念的时代先锋;二是以素质拓展为统揽,促进青年全面成长,争当创新实践的时代先锋;三是以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为重点,提高青年服务能力,争当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先锋。

宋西路向参加会议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全院共青团员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而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应团结带领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宋西路还对团员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二是勤于学习,掌握过硬本领;三是投身实践,立足实干成才。

于娜代表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向大会作《汇青年之智 聚青年之力 建青春之功——为实现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光荣使命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全面回顾和总结土建学院共青团以往工作;二是规划土建学院共青团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三是明确今后土建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举措。

报告指出:共青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院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团的十八大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满怀豪情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是在学校、学院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按照团的十八大、省第十四次团代会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院团员青年,扎实推进学院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汇青年之智,聚青年之力,建青春之功,不断开创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报告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工作、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团的自身建设五个方面对土建学院共青团以往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在深刻剖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后,指出今后学院共青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一、聚焦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主责,大力弘扬永远跟党走的主旋律;二、紧扣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主线,奋力投身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主战场;三、聚焦青年多样化需求和服务提升,倾力构建联系服务青年的主桥梁;四、全面落实从严治团要求,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的主任务。

期间,大会预备会议、各代表团会议、主席团会议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了选举办法,通过了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通过了大会总计票人、计票人,审议了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告,选举通过了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

20:30,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正式选举产生了9名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6名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关于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大会最后对全院共青团员、广大青年同志们发出三点倡议:一是热爱伟大祖国,立鸿鹄志;二是勇立时代潮头,锐意进取;三是练就过硬本领,修德修为。作为新时代的团员青年,要继续传承五四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学院和学校繁荣贡献青春力量,谱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在慷慨激昂的《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题。

21:00,共青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土建学院第一届委员会选举办法,通过了监票人、计票人名单,并选举了土建学院第一届委员会书记。

会前,参会嘉宾和代表们在J9东侧广场合影留念。

会议现场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尹立明讲话

宋西路讲话

于娜做工作报告

代表团会议现场

举手表决

投票现场

计票现场

参会嘉宾及代表合影留念

(通讯员:张翌 摄影:刘先阳,孙龙,李俊秋)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