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秋冬季健康温馨提示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 00:00  点击:

 

秋冬季是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近期气温变化较大,为维护师生健康,提升广大师生幸福生活指数,现将秋冬季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及预防措施予以告知,祝广大师生健康幸福!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1.主要症状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本病常呈自限性。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3.预防措施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居家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

二、急性胃肠炎

急性肠胃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受污染的不洁食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预防措施

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饭前便后要洗手,少食生冷食品,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消毒;慎订外卖,外出度假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1.主要症状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2.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殖复制4~6天,而后侵入血液并向全身扩撒引起各器官病变。

3.预防措施

1)减少接触,防止感染:水痘高发时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以防感染水痘。出现水痘的学校、幼儿园要停止举办大型活动,减少传播机会。接触过病人的孩子要观察21~28天。

2)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要讲究个人卫生,经常给孩子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勤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3)经常开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教室 、活动室、卧室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有学生出水痘的班级,可用84消毒液配水擦洗课桌椅和学习用具,或用1:100的84消毒液喷洒教室进行空气消毒(给教室消毒时需要关门窗),也可用紫外线消毒。

4)开展宣传教育,及时掌握发病情况:学校要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等多种形式宣传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如果班上有学生出水痘,要及时上报到校长办公室和卫生室,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5)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方法治疗水痘,由于患者出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隔离病人并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的传播。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四、肺结核

肺结核: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1.主要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2.传播途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3.预防措施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非感染性鼻炎最常见的形式,是因变应原(也叫过敏原)诱发,由IgE介导的一系列鼻部症状,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针对变应原发生的由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又叫花粉症(Pollinosis),亦即花粉引起的过敏症状,尤以春季百花盛开的季节最为常见,自然界中有约100余种植物花粉最易引起过敏性鼻炎,花粉越小,引起过敏的程度越重,常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上述症状发生时常合并眼痒,称为过敏性鼻结膜炎。

1.主要症状

阵发性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常同时合并眼痒,称为鼻结膜炎,并易同时存在咽痒、咳嗽、喘息、皮肤瘙痒等过敏症。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冷空气接触时发生,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从鼻涕分辨:清水鼻涕是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黏白色鼻涕是鼻炎或者真菌性鼻窦炎的症状;浓黄鼻涕是鼻窦炎症状。

2.传播途径

可由接触动物皮毛、屋尘、花粉及气候变化等引起,常年发作或发作具有明显季节性。

3.预防措施

了解自己,做自己的医生

1)避免过敏原接触

远离花粉、螨虫等使你过敏的东西,关窗户、戴口罩。其实口罩是预防过敏非常好的利器,口罩不但可以把致敏物质挡在口鼻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鼻腔的温度和湿度。

2)使用空气净化装置

3)避免诱因,避免着凉 

避免冷热空气、油烟、炒辣椒、香水、冷水、臭脚丫子等物理刺激,寒冷季节戴口罩。做饭、打扫卫生也要戴口罩。少吹空调,拒绝裸睡。

4)综合护理

多做运动:慢跑、自行车运动等对过敏性鼻炎都有很大的益处。

规律作息,良好睡眠: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睡眠不好,不规律且质量差,睡得晚等。一个原因鼻塞会影响睡眠质量,用嘴呼吸,呼吸不畅、短暂窒息等导致大脑缺氧;另一方面,不规律作息会导致鼻炎加重。

预防感冒:感冒是万病之源,感冒会引起鼻炎、鼻窦炎;必须增强体质、健康环境,远离感冒。

                                                                                                                                                                                                                                                                                                          

                                                                                                                                                                                                                                                                                                                 校医院

                                                                                                                                                                                                                                                                                                      2021年10月25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