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姚桂芳
大学文化表面上体现为一所学校的风范,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深层次则体现为办学的思想和理念。刘向信书记在二届五次全委会上指出,“加强内涵建设,文化建设是先导。”我们要高度认识大学文化的统领、核心、灵魂的地位。
首先,要切实转变大学文化建设的观念。一是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作风,二是转变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三是转变重现代、轻传统的思想,四是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做法。
其次,要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提炼,已经形成科大的精神文化,体现在师生价值观的高度统一上,对学校的广泛认同感,校园生动活泼的和谐氛围、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这一精神文化正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需要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
再次,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大学文化建设是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文化建设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应当把大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提高育人质量。
第四,要以大学文化建设促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在各二级学院高质量、均衡性发展上。应从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师资等方面,对新建的弱势学院、学科实行实质性的帮扶、带动。
最后,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全员参与。大学文化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师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从规划制定、宣传发动、师生践行到文化积淀、文化传承、文化提炼,这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充满着实践的体验、思想的共鸣和精神的升华。因此,研究、建设大学文化,必须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必须动员和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