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故事的结局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 09:59  点击:

华语辩论赛在网上走红,在这其中有一个名为“故事的结局重要还是不重要”辩题。从出生走到现在,在名为人生的这条长河中,我们做过太多太多的选择题,那么我们是否想过结局重要还是不重要呢?在我们自己人生的漫长故事中,对自己的结局是否满意呢?
  我想,就像《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那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当我们太过注重结局的时候,或许就不能专注地投入到过程中;同样,太沉浸于过程,有时最后也不能为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是自古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所崇尚的图腾,浸透着中华民族先民最朴素的哲学,象征着“圆满”和“饱满”。中国人总是喜欢“圆”,期盼着新年时全家团聚,阖家欢乐;憧憬着每个故事都能合乎心意,剧中的每个人都能拿到一份漂漂亮亮的剧本。所以我们总是热衷于喜剧而非悲剧,喜剧的结局或出乎意料,引得全场哄然大笑,但这是我们想要的结局;悲剧的确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全场热泪盈眶,即使走出影院、剧院也仍心心念念,为了主人公悲惨的境遇而伤感,为了故事结局的残缺而遗憾。所以网上出了一个热词,叫做“烂尾”。其实我们心知肚明,这结局是编剧和导演精心拍摄完成的,整个故事从发展到结束都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悲剧式的结尾歪斜了我们内心关于结局完不完整的天平,于是我们觉得这剧“烂尾”了。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取中庸之道,崇尚以和为贵,内心圆满便安宁不争。这与中国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我们不争不夺,只为和平共处,在某一层面上来讲,显而易见,故事的结局当然是重要的。
  遥想在高中“拼搏百天,我要上一流大学”的奋斗阶段,耳边总是传出这样的声音,“只要不留遗憾,过程都是浮云”,但当我们在就业的大潮中迷茫不知所归时,发现就业岗位对高校是否双一流门槛很高时,好像在此时结局也变得异常重要。但我们转念一想,这个结局并非主宰我们的余生,而是人生中一个微乎其微的节点、转折点。更何况,我们来到了有“中国爬山虎”之称的山东科技大学,我们遇到了一群不同风格的朋友,尝试了前所未有的事物,并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么失落感也就相应的荡然无存了。在这一刻,结局真的那么重要吗?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每一次或成功或失败的结束都是下一个开始的拥抱,每一个或喜或悲的结局也都是下一个结局的惊喜。
  故事的结局有两个对立面,我们也许只能对其作出评判而不能更改,因为这份剧本可能真的不能为自己主宰。其实,我觉得我们并不一定要那么在意结局,多看看沿途的风景,不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吗?人生是辆列车,中途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有些只是同路的过客,但终会有人落座我们的对面,微微一笑,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所以此刻,即使只是一个人独自下车,好像这个结局也并没有想象中的令人难以接受,因为我们已经邂逅了那么多的旅人。作者:赵欣洁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