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中秋节有着无比的憧憬和期许。年少的我们不光对月亮上的嫦娥和捣药的玉兔充满好奇,更多是为了香甜的月饼和红艳艳的苹果。那时候,周围没有超市,更别提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月饼。在那个僻远宁静的小村庄里,买月饼可算筹备中秋的一件大事。村西的老冯叔是村里唯一会做月饼的人,每年中秋节前去做月饼的人都络绎不绝。“老冯头,这是我们家的,十斤!”“冯叔,我做十斤红糖的,十斤果仁的!”忙归忙,却丝毫不会影响老冯叔做的月饼的香甜。
月饼的原料是村人自己准备的,芝麻、花生是秋收时就挑好留了份的,饱满的红枣是精心挑选的,白糖红糖都是最地道的绵糖,甜蜜如饴。生活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会备上些冰糖、瓜子仁、葡萄干,连带着称好的面粉,一起送到老冯叔家。老冯叔总是笑眯眯地拿出已有的花模让大家挑选。他家的月饼花模精致且种类繁多,人们总能选到称心如意的月饼。
每到这时,最活跃的是孩子,嗅着月饼的香甜涌进老冯叔家,瞅着一堆堆刚出炉的月饼,吮着手指头。老冯叔会拿出提前做好的小月饼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拿着月饼一哄而散,乐呵呵地笑。小孩子拿到月饼哪舍得吃,要细细地看了花纹,闻够了香味,才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再咬一口。曾经,我就留着那样一个月饼,直到家里也做了许多月饼才舍得吃掉。
苹果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水果,都是我们去果园里亲手摘的。中秋前,胡同里的婶子大娘成群结伴地到邻村果园里买苹果,小孩子也跟着凑热闹,在果园里跑来跑去,手摘着这个,眼睛又瞟着那个,捡了这个又丢了那个。看园人也不在意,只是不断叮嘱大家不要摔着磕着。中秋晚上,我躺在妈妈怀里,手里拿着月饼和苹果,在一缕缕香甜中静静睡去。
如今,看着那些包装精美、做工精细的月饼,看着水果架上被网兜包裹的苹果,心中不免涌上一丝失落和惆怅,但更多的是甜蜜和向往,还有那份浓浓的想念。(作者:刘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