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抱着对英语以及美国文化的兴趣,我参加了学校的ESL暑期语言学习项目,还没到期末考试,就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假期经历。
整个行程由五个周的英语学习以及大约一周的旅游构成,在此我想从旅游和学习这两大模块来叙述我这次在美国的经历,毕竟一个是玩一个是学,心态、环境等等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先说一下我的校园生活,每天早晨九点上课,中午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下午一直持续到四点。课时量大,外加午休时间短,我每天的生活并不轻松。四点之后的时间自己安排,只要把作业写完,还是有一些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既然来了美国,就要好好珍惜机会。我会在自由时间去学校周围逛逛或者干脆坐公交车去更远的地方游览、购物。三十五天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对我而言,英语技能的提升,自理能力的加强以及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让我受益匪浅。
刚来美国,和当地人交流,只是单方面的,我说什么他们能听懂,但是面对他们的回复,我往往不知所措,以至于一开始买汉堡,店员问我加不加奶酪我都没反应过来,因此,在课堂上,我积极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购物时也刻意去和工作人员交流,慢慢地我对这种语言环境就习惯了。现在看来,我觉得重点在于我的耳朵能抓住关键字词,倘若让我听懂他们说的每一个词,我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随着交流的增多,大脑自然对一个句子的关键词分析的特别清楚,然后一串联,意思就明晰了。我逐渐增强了自信心,对英语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当我基本可以和外国人正常交流后,我发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很有趣的,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英语口语得到很大提高。我的自理能力也有很大进步。毕竟没有父母、食堂,虽然我们有时会去周围的华人餐厅,但大多数时间还要自己下厨。大家手艺都一般,炒个土豆丝、大头菜还行,真正好吃的,还要去买,好在后来发现了有卖火锅料的地方,所以几乎一周三天涮火锅。宿舍是两人一间,我和同专业的孙唯庄把宿舍整理得不错。不过,因为不时买一些礼物之类的,放不下的只能堆在外面。总的来说,35天的克拉克大学生活充实而愉快,临走时,还有些许不舍,或许将来,我还有机会来这里深造。
再谈一下旅游的经历,包括克拉克大学所在地伍斯特,我一共去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五个城市。对于城市风格,我总感觉欧美国家都大同小异,不会像中国一样,像是北京四合院、上海弄堂各具特点。当我实地参观后,却发现完全出乎想象。纽约———国际金融中心,世界第二大GDP城市。当我漫步在时代广场、华尔街、第五大道时,我感受到那股影响世界经济的气势。再说华盛顿,在去白宫的路上,导游不时透过车窗告诉我们,旁边是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美联储……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每一步都可能影响到世界,而我此时离这个国家的最高行政部门又这么近,虽然楼宇没有纽约那么高大,但是却让我觉得气势磅礴。
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说实话,我真的不想把洛杉矶放在最后一站,因为在洛杉矶的两天,玩得太开心了,迪斯尼、环球影城、星光大道……洛杉矶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城市,我想这可能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洛杉矶虽然不是地处沙漠,但是气候并不宜人,这个城市想要发展、壮大,强大的娱乐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这个城市的重要支撑。同处西部的西雅图是航天中心、沙漠城市拉斯维加斯完全靠赌博业,因此美国西部和东部的差异真是太大了,东部充满欧洲风格,而西部则是美国的科技、娱乐中心。
回国后,我还经常回想起在美国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段经历充实而有意义,我体验了美国文化,看到了差异同样也看到了差距,不过这只是一个美国,我想欧洲,澳洲,日本……这些不同的发达地区,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经验,我会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见识与能力!(作者:王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