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那些天 我们一起走过台湾
发布时间:2014-11-27点击数:[]
2014年7月,来自我校6个学院的11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增进山东科技大学和台湾高雄大学两校友谊的使命,踏上了赴祖国宝岛台湾的交流旅程。此次交流活动我们收获颇多,不仅了解到了许多台湾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知识,也向台湾同胞展现了科大学子的风采,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圆满地完成了交流任务。
  转眼从台湾回来三个月了,旅程中的美好片断不时浮现,却发现难以用准确的辞藻来形容它的特别。两周的学习交流除了带给我生活的不同色彩外,也让我深刻感受到生活在别处的精彩。
感受台湾地区大学校园文化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高雄大学校方为我们安排的主要学习课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校园可持续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建筑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预防及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实地考察校园建设、地质灾害防控中心、六龟老浓溪险恶地形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台湾城市的绿建筑和垃圾分类处理。所谓的绿建筑就是建筑物的内外将生态、绿色及健康等建筑概念融为一体,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以达到整体性环境的整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还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上,街道行人、商家店主发自内心的友善,或轻松或严肃的“博爱座”设置,面向老人免费的社区温泉澡堂等,这一切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意。
  在第一周学习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台湾切身感受了一次台风,也了解到台湾政府对灾情的及时预告以及采取的相应救灾措施,而台湾地区民众更是有条不紊的应对着台风带来的不便。
  在高雄大学上课非常有趣,没有什么压力,但却让我们比以往更加认真听讲,或许正是老师随性的性格吸引了学生。让人颇为感慨的是,台湾大学的老师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幽默。大多数老师上课都喜欢讲笑话,这样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性中又很认真。在交流活动结束前的汇报演示中,我们以PPT的方式向高雄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此行学习和参观的收获,得到了高雄大学师生的一致好评。
感受台湾岛之采风行
  想要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在当地生活。在此次交流活动的第二周,高雄大学为我们安排了环岛采风行。台湾就像现代文明轨道上闪耀的一颗东方明珠,运行在带有西方色彩的规则中,却又保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地道的港台腔,也让我感觉既陌生又亲切。算起来,环岛游的七天我们走过不少地方,像台北的故宫、士林官邸、101大楼、宫崎骏动画中的九份老街、日月潭、阿里山、台湾夜市等。这些景点中既有台湾历史的缩影,也包含宝岛美丽的自然风光。有时站在海边,看到蓝天和大海交融的那么天衣无缝,会顿时感觉自己如此渺小。而旅途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我们师生十二个人的感情日渐浓厚,尽管都来自山东科技大学,可是之前多数是素未谋面,大家从陌生到熟悉,分享着旅途中所有的苦乐酸甜。
  生活与旅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旅行会让你拥有更加细腻丰富的感受去看世界。如果没有离开家,就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人怎样生活,也不知道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旅行的意义和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更好的去认识自己和感受他处的美好以及世界的开阔。
感受台湾地区环保教育
  关于普通民众的环保教育,台湾地区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各行各业的民众每年接受固定课时的环保教育,比如台湾垃圾分类已有30多年的历史,通过政令宣导、学校教育、媒体传达等多种途径,最终垃圾分类概念在台湾民众心中根深蒂固,从而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惯。校园和市区的整洁有序有时令人惊叹:莫说在地铁车厢内见不到乘客吃东西,月台上不设垃圾箱却也见不到纸屑空瓶。在校园附近的小区,我们亲眼看到居民在7点多的黄昏提着垃圾袋等候在街道入口,正如老师课堂上所讲,三五分钟之内,即有垃圾车开来,各家各街道的垃圾袋在十几秒内投入车辆,然后人们各自散去——在街道社区里,果然是找不到垃圾箱的。
  如果要我们对这次台湾岛之行做个评价的话,我最想用“不虚此行”这四个字来形容。短短两周,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遇到了很多人,不同的生活环境让我有了很多不同的体验。不可否认台湾地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和制度建设也很先进,但是大陆也在快速发展。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经济文化的融合不断深化,台湾地区的民众也意识到大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潜力,对大陆的认识日益客观,充满了对大陆的向往。我们在当地接触到很多人都有前往大陆旅游、经商、学习的经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也更加认识了自己,明确了方向,心中充满了前行的力量。(作者:
姜姗)

上一条:笔架山游

下一条:感受夜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