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时,读过旧制高等学校的父亲常教导我:黎明即起,最适合读书。当时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然而学前就能背诵的《爱莲说》、《朱子格言》,至今不忘,这不能不说是晨读的功劳。而且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想一想,从小学到大学,特别是在校园里,踏着霜雪、伴着鸟鸣在树林里读书,感觉真好。手捧一本诗集、散文,心境也与这万物苏醒的时刻相配合,感觉到有朝气、有快意。
晨读是学生时代的最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夜读却成为了精神的憩所,成为了习惯。每日床前灯下必以书相伴,读到深处,雄鸡报晓,人仍久久的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感觉中。
晨读属于少年,夜读则属于中年。独居一室,临窗伴月,在四壁摆满从少年时代积存下来的藏书的书柜前,读的是心路,读的是慰藉,读的是无钱进茶馆却如沉浸在芬芳隽永茶香之中的感觉,读的是无缘见名家却像聆听智者用笔敲响岁月悠长钟声的回味。夜读的那份心态,不再有“颜如玉”、“黄金屋”的苦寂与压力。读得从容,读得随意,读得轻松。读晦涩难晓的哲学书,能明清事理;读真挚情切的文学书,则感花溅泪,妙趣横生;读南怀瑾,读余秋雨,读金庸,甚至读《厚黑学》,都可以在夜间玩味。与灯相伴细细享受那份读书人的宁静。夜晚读书,寒冷的冬夜可以不觉漫长;酷热的夏季可以消暑纳凉。夜晚读书,可以不被繁杂无序的工作安排所打扰,你尽可独享那份清净,放心地在书中流连,使你有一种天长地久的人生充实和丰盛。“爱书夜眠迟”,我深深感到那是一种怎样满足而又含蓄的心情。
深夜读书有一种淡泊而又甜蜜的孤独。城市早已入睡,不再有把你带入各种各样事务的纷扰,繁忙的电话也已沉寂;更深凉起,夜静虫鸣,这个时候一卷在手,恰如知己相逢交杯换盏,倾诉心曲。你只要用自己的眼光,蘸着自己的心灵,虔诚地与古贤近哲、作家诗人对话,在读书过程中,衔含古今,涵孕天地。嗅着字里行间透出的灵气,唤起对生活和心灵的再体验。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在人间,你可以听懂花的心事,知道石的传说。可以超越感觉,可以思维传感,可以摄取人间的所有信息,宇宙间的各种能量。正如晋人陶渊明所说“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也如唐诗人杜甫所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时候受了书的感染,惴惴摸出笔,悄悄写些文字,一不留神也化为铅字,竟也成为了作协会员,圆了幼时的作家梦。
我常劝自己在事无巨细忙碌中,如有闲暇,多读些书。夜读其情洽洽,其乐融融。正应了那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在斗室,远离喧嚣的世界。在一片如水闲情里读书,拓宽知识充实人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作者: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