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日,星期天,雨。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二天,没有外出,窝在家里听雨看书。这雨是从深夜下起来的,睡意朦胧中听见哗啦哗啦的雨声,因着昨天是晴天,因此初闻还以为是梦中的声响,待声响急骤起来,睡意完全散了。坐起身拉开窗帘一角,哗啦哗啦的声音愈加清晰起来,夹杂着敲击窗台的滴答声。噢,原来真的下雨了。
俗话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现在是偏深秋了吧,这场雨也是带着加重了的寒意。不同于春雨的娇贵,不同于夏雨的活泼,不同于冬雨的庄重,秋雨是稳妥中掺杂着萧瑟的。好像人到中年,开始收了许多浮躁娇戾之气,沉稳温润起来了。因为这雨,万物被洗涤了浮尘,滋润了根系,枝枝叶叶涂上了秋的颜色,深红、金黄、亚绿、棕色、褐色……这世界多彩起来了。
下午,雨停了,看着窗外水洗过的蓝天白云,我已无心看书了,不如到校园里走走吧,欣赏一下雨后初霁的科大秋景。
秋天最先“眷顾”的是那若水园的一湾荷,温婉开了一夏,入秋全凋谢了。剩下一杆杆低着头的生长较慢没丰满起来便枯萎了的莲蓬耸立着;还有几柄残破的荷叶,或者像缴了械的败兵蔫头耷脑或者没在水中,没入水中的时间久了开始霉烂了,却也正演绎着“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
月季园里的月季花还在开着,比起夏天来,华丽减了,清瘦了许多,却也挡不住它火红的热情和对枝叶“每月一开”的承诺。月季花是顽强的,是要坚挺到隆冬的。步云路上的栾树也因为这秋生动俏丽起来了,绿色的叶子,黄色的花,橙红色的果皮里包裹着三四粒黄绿色的小果实。在科大秋天的校园里,它们是最抢眼的了,我称它们为科大美丽的“秋衣”。
科大的秋水也是极美的。在若水园、墨水河、半亩塘等众多水塘中又以砚湖(又称小西湖)的水在秋天是最出众的。它比若水园简洁,比墨水河开阔,比半亩塘平坦。秋天的砚湖更素、更静、更深邃,雨后更添了丰盈。伫立湖边,平视湖面,好像对视着智者的眼睛,映照出的是心灵。有三人在湖边垂钓,用着简易的钓竿———竹竿上拴了一条细线,线的另一头系了一个铁丝钩。他们背对着不远处“禁止垂钓”的提示牌,在爽利的秋日静语中,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偷”来的美景和快乐。湖东侧的小红亭子中坐着三五同学,面朝湖面,面露欢愉地谈论着什么。临水而居的芦苇丛,撑着一蓬蓬素白的芦花,随着细风轻轻摇曳,向秋天打着招呼。湖的四周围了一圈垂柳,绿叶斑驳着黄色,“水中倒影依稀明”,柔软细长的枝条垂下来,有探进水中的正学那钓鱼人“垂竿弄清风”。
让我时刻怀念的还有深秋金黄的满树银杏叶。现在的季节还有点早,银杏叶大多还是绿色的,银杏果倒是全黄了,一颗颗饱满的像要把肚皮撑破了似得。待到十一月的时候,银杏叶就呼啦啦的全黄了,好像只需一夜之间的变化。科大的校园里银杏树是很多的,尤其是家属区的道路两侧都是相对着栽种的。从路的一头望向另一头,除了金黄眼里就没有别的颜色了。这颜色给人温暖,像活力十足的青年在攀登人生的巅峰;这颜色给人沉淀,像成熟稳重的中年在收获岁月的硕果。起风时,吹落的银杏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刚捅破了束缚的壳向着新生翩翩起舞。此时,“秋风扫落叶”不再是凄凉,而是会美的沁心,人已然醉了。
逛了一圈,心情是极好的。大抵各地的秋景都是差不多的,然而我却因为这秋愈发喜爱科大了,因为喜爱科大愈发觉得科大的秋天是不同于别处的了。在我看来,科大的秋天始终是有别样的美。(作者:测绘学院 孙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