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苏轼脍炙人口的诗句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桃花是春天最早,也是最靓的点缀者之一。
每当天气转暖、桃花初绽的季节。我激动不已的内心,也早飞也似的直奔故乡而去。那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名不见经传。唯一引以为豪之处,便是有一山绵延数里的桃树林。
记得农历二三月间,天气仍然春寒料峭、反复无常。但桃树的枝头上,却早已爬满了含苞待放的骨朵。犹如腼腆害羞的小姑娘,一个个憋着红扑扑的脸蛋———忍俊不禁、欲笑又止的样儿,可爱之极。尤其是向阳之处,更是红得出奇、红到极致,以致那饱满的热情和奔放的色彩,随时都有可能一迸而出、宣泄四溢。终于,在阳光的照射下,再也禁受不住春天热情的召唤,开启红润的双唇,露出漂亮的牙齿,笑得那么舒心、那么灿烂。
也许是前者引领示范作用的效应,紧随而来,不用几天,漫山遍野的桃花就次第盛开、竞相绽放。仿佛有一位神奇的画师,挥舞双手,用浓墨重彩尽情渲染的同时,也为明媚的春光,平添了几许美妙动人的情趣。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一望无际的桃花。红的似火,热情奔放;粉的像霞,温情浪漫。一点点、一簇簇、一束束、一树树、一片片……最终汇成花的世界、美的海洋。正如铺上一层绚烂温暖的地毯,也像落下半天火红灿烂的朝霞,花团锦簇,好不热闹、好不壮观。若是恰巧在清晨,碰上雨后初晴的好天气。只见粉嫩的花瓣,像少女刚洗完了脸一样———浓妆淡抹总相宜;相互簇拥的花蕊,也毛茸茸的充满灵秀之气。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鼓着圆乎乎的脑袋,稳坐其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玲珑剔透、闪闪发亮,别有一番迷人的诗意和韵味。
微风拂来,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香味,直入肺腑、沁人心脾。仿佛一下子走进阆苑仙境一般,沉醉其间,物我两忘。不由得猛吸一口气,贪婪地来几次吐故纳新的深呼吸,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无边的芳香和缤纷的色彩,也引来无数昆虫你来我往,穿梭其中。勤劳的蜜蜂,两腿挂满了黄嘟嘟的花粉,欢唱着满载而归。正应了罗隐那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颂语。美丽的蝴蝶也闪动着翅膀,翩翩而舞,不由得又让人想起杜甫“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优美诗句。而最重要的,自然也少不了调皮可爱的孩子们。置身无边的花海之中,看小虫、抓蝴蝶、嗅花香……其乐无穷、流连忘返。最后,不得不在父母的呼唤声中,匆忙起身。回家第一件事,自然是把折来的那束桃花,插进装水的瓶子,摆到屋子里。可千万别小看这一束小小的桃花,正是有了它们,才给寒碜的家中,突然之间带来了满目春色、一院芳香。
长大之后,少不了要为生活四处奔波。自然就到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桃花。但无论色泽,还是芳香,总觉得远不及家乡的那么艳丽、那么馥郁。
家乡的桃花,不但美不胜收,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不论山坡地埂、梁头沟壑,还是屋前院后、墙角路边。从来不用浇水施肥,也永远无需修枝剪叶。凡有桃树的地方,只要春天来到自会满枝欢笑。更有甚者,就算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也依然会如期而开,从来不爽约。不择水土、不择地势,不畏贫瘠、不畏干旱。如此精神,真可谓———怎一个“牛”字了得!
无论到何时何地,我都深爱和思念着家乡的桃花。因为,它们不单怒放在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之上,而更定格于一个对故土满怀眷恋的,赤子之心的灵魂深处。(作者:逯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