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烧鸡和小车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30日 00:00  点击:

读林清玄的《每一粒米都充满幸福的香气》时,我不由地想起30多年前的那一只烧鸡。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位走村串巷,身着黑袄,个头不高,喊着“烧鸡”的老头。他和我邻村,见到他时,他经常右手挽着黑色的食盒,食盒光亮而干净,上面还掩着一块白色的笼布,边走边喊“烧——鸡——”他声音不大,但悠长而动听,那一声,常常听得我心神摇荡,口中生津。
  在饥饿的年代,那个食盒对我有超强的吸引力,我禁不住充满了各种想象。但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我压根想象不出那所谓的“烧鸡”是如何的美好。听人说过,那烧鸡每一块都油黄芳香,就是想想,也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但每块又不便宜,鸡翅膀要两毛钱,鸡脖子要三毛钱,鸡腿嘛,竟要两块钱,那是可以买十斤盐的价。农民家哪敢这样地挥霍?我家喝苞谷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上世纪70年代,父亲得了严重的胃病,瘦成一把骨头,干不了体力活。家里姊妹五人,重担都压在了矮小的母亲身上。大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上了一年学,便回家帮忙了,哪有一分钱来想烧鸡?
  有时候家里没粮,母亲就伤心得一把一把地抹眼泪,父亲更是抽着报纸卷树叶的烟,沉默得如雕塑,有时还拍打脑袋,怨恨自己不争气,让妻儿受这样的艰难。这时我们吓得不敢吭半声,哪还敢有吃烧鸡的想法?
  终于,否极泰来,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山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到来,让我们的粮食口袋鼓了起来。父母看到如山的麦堆时,激动得眼冒泪花。生活改善了,父亲的胃病也渐渐地好转,母亲卖了好几袋麦子,给父亲看了中医,半年后竟痊愈了。
  有了力气的父亲,便拎起了多年不做的石匠手艺。那时农村富裕了,修屋建房也成了一件流行的事,父亲便凿门石出售。没想到生意出奇好,有时白天干不完,晚上还得加班。村里人羡慕父亲挣了钱,就编了顺口溜说:“锤锤叮当响,金钱往下淌!”那一年父亲被评为镇上的“勤劳致富标兵”,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万元户”。
  有了钱的父亲,出手也很大方,随手就给我们几元钱。我拿着钱,不由得想起那悠长而动听的“烧——鸡——”我去找那个黑衣老头了,然而老头在几年前就得了急症,驾鹤西游了。他的儿子根本看不上费时费工、却卖不了几个钱的生意,所以烧鸡不卖了,这就让我留下了无穷的遗憾,笼布下那油亮灿黄的烧鸡,也就成了我永远的惦念和想象。
  我想,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会淡忘了那个老头,淡忘了那食盒,淡忘了那笼布下的烧鸡,但我发现,这些却依然会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让我无端地生出感慨。
  这些年,祖国强盛,人民富裕,原来不敢想的电视电话,小车楼房,都一夜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妻子也说,她也绝对没想到这一辈子还能开上小车。
  上次回到乡村老家,才知道堂哥也买了一辆越野车,自动挡,带天窗,颇为大气高档。看着堂哥现在的新车,我却不由得生出几分感叹。记得原来堂哥一家六口人,却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还是伯父骑着。他们弟兄几个上学要走五里多路,都是步行。堂哥为了自行车,还和伯父闹过几次事。伯父却骂:碎娃娃骑啥自行车?要想骑车学就别念了。所以直到中学毕业,堂哥都没有摸上一把自行车。
  直到几年后,堂哥才终于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子,那是他几个月工赚来的:是一辆28式的“红旗”自行车。堂哥爱惜得像自己眼睛一样,用彩色的塑料条把能缠的地方全都缠了起来。还每天用棉纱擦的锃光瓦亮,不带半点尘土。有一次我想借他自行车,他犹豫了好一阵,最终还是不放心,便自己骑车带着我去办事。
  岁月流逝,时代发展。慢慢地乡村也富了,姑娘订婚由要“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变成了“三金一冒烟”,“三金”是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一冒烟”指的是摩托车。那时堂哥已结了婚,但通过种苹果也积攒了一些钱,便也跟时髦买了一辆摩托车。车买回来后还响了一串鞭炮,村里人看着啧啧称赞。
  堂哥并不满足,他说,“这算什么,有本事的人还买汽车哩,咱这是毛毛雨。”村里人一听,纷纷骂他张狂,说能买辆摩托就不得了,还想坐小车,那不是白日做梦么,要知道乡镇府才有一辆吉普车。堂哥对村人的笑话毫不在意。在继续管好他的苹果园时,还学会培育香菇,还弄了几个大棚。到收获时,一家人忙不过来,他就雇人帮忙。就这样他的摊子越铺越大,收入也越来越多,终于在前几年买了辆货用的皮卡车。有了车,他的干劲更大了,带头成立了“香菇种植合作社”,带领周围的乡邻脱贫致富。去年还被县上评为“扶贫标兵”,在表彰会上披红挂花,风光无限。更没有想到他还有能力拿出三十万买辆越野车。
  “哥,你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我衷心地为他高兴。
  “嗨,哥有啥本事,还不是逢上好年月了。要不是国家政策好,别说买汽车了,就是怕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堂哥说着,一脸的开心。
  是呀,曾经的烧鸡,让我那样地惦念,而现在的鸡鸭鱼却早已成了百姓家里普通的菜肴,甚至燕窝鱼翅,龙虾鲍鱼,也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珍馐佳品,何况一只小小的烧鸡?
  该是忘却的时候了。作者:豆宏庆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