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是日照兴新社区的小名人,一来呢,董家岭村异地搬迁的时候,山东卫视晚间新闻,日照新闻综合频道联播日照、社会零距离等栏目采访了她,“以前住的老房子都是土打的,特别是夏天下雨的时候,家家的地板都返潮,家具都长毛,衣服在衣柜里也长毛,上这里住,也宽敞,也亮堂,环境也好,买东西也方便,像我们这些老年人感冒了,去拿点药,看病也方便。”婆婆的话,道出了董家岭村村民们的心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再者,她被村民们评为“好婆婆”,现今兴新社区的宣传栏上有她的照片。
婆婆的话,引出了董家岭村的历史:董家岭村是库区移民村,1961年因日照水库建成蓄水,原西湖公社荻竹涧村部分村民搬迁到西湖镇西北5公里处,逐渐形成了村庄。村庄地处偏远丘陵地带,四周环岭,土地贫瘠,2014年,董家岭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全村常住户的73%。2017年10月,得益于村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董家岭村实现整体异地搬迁,村民搬到西湖镇驻地的兴新社区和西湖佳苑小区,成为日照首个异地搬迁脱贫的省定贫困村。
我的婆婆“会过日子”在十里八乡也是有名的。对于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来说,养育3儿1女,并且培养两个孩子上大学,1个参军入伍,实属不易。勤劳、节俭,明事理,有主见是婆婆身上的标签。在孩子们眼中,妈妈是“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在她手中,一年四季没有不能做成菜的菜。春天的荠菜、蒲公英,蒸、煮、炒,在物资匮乏年代,既是孩子们的主粮,也给孩子们打了牙祭。夏天收成的菜可多了,长豆角、短豆角开水一淖,挤掉水分冷冻可以吃很长时间,是各种馅料的主力。立秋一过,就种上一地大白菜,白菜百财,是一整个冬天的主菜,地瓜叶子、芹菜叶子,婆婆都不舍得扔,蒸蒸煮煮都是吃食。煎饼很长时间是婆婆家的主食,成本低、耐饥饿、存放时间长,之前是苞米面煎饼,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生活条件好了,才换成了小麦煎饼。带上比书本厚的煎饼,带着父母满心的期望去上学,是孩子们至今萦绕于心的场景。现在家里还经常开玩笑地说,就因为吃上了小麦煎饼,小儿子个头才长得比其他孩子高。
在婆婆的耳濡目染下,几个孩子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成由节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不愁,但我国人口众多,有资料显示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更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牢记浪费粮食的历史教训,节约、节能,珍惜劳动成果、反对铺张浪费,努力做勤俭美德的传承者、制止浪费的示范者、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和厉行节约的宣传者,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中推进乡村建设,关键要找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契合点,编好麻花辫、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从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文化复兴、基层组织党建等角度入手,解决好农村不美、农民不富等问题。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初衷和目标所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我的婆婆,今年已经七十有三,老人在,家永远在,家人永远在一起。祝福我的婆婆,祝福无数个沐浴在党的政策光辉下的农村老人健康长寿、幸福安康。(作者: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