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诗,是历史,是巴山夜雨,是落霞孤鹜,是枫叶荻花。
而科大的秋,另有万种风情。她像一幅油画,色彩斑斓。橙黄橘绿,短叶长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艳丽的橘,灿烂的金,明净的黄,素雅的绿,层林尽染。大自然最懂撞色,铅华尽洗,干净又漂亮。在科大的秋景图里,墨水河是淡淡的紫,草色是微微的灰,月光是静静的银。明暗交错,色彩参差,调和均匀,即是白草红叶黄花。我握着银杏叶的茎秆,像握着画笔。笔下的每一寸,无需挥洒,已是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行走在这样的画里,任谁都会生出万千感慨与志向。我漫步校园,看到有的学生坐在长椅上,专心致志背着单词,享受着奋斗和拼搏的时光。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老师讲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秋正是要“厚积”的时候,储备好知识与激情,才能好好过冬。于是,我特意早起去名人园背书。清晨的名人园书香四溢,阿基米德的雕像矗立着,小虫在喁喁细语,学习氛围浓厚,蕴含着悠然自得的生机。科大的秋风,仿若吹来唐时的书声。
除了读书这样的雅事,也少不得人间烟火气。科大的秋日美食,也是不胜枚举,捧在手心的奶茶、糯糯的米酒汤圆、清甜的桂花糕等。我经常在赶早课时匆忙揣上杯热豆浆,下自习晚归时剥开热腾腾的炒栗子。食事,亦大事也,这些美食,就像传说里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点燃味蕾,把整个秋天都变得亮堂堂的。再看书中,“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描写更为醉人。从秋日美食中,我品到了风干的年岁,暖了胃,安了心。
科大的秋,是艺术的欢愉,也是灵魂的栖居。这个季节只能用来思考。各人怀着郁郁葱葱的心事,拥拥挤挤地挨着,行在错落有致的路上。正如博尔赫斯所言,人不过是每个孤独的瞬息。秋,又经历了多少个历史的瞬息?二〇二〇年的秋风,已不知拂过多少载。三万片银杏的落叶,飘落出三万张不同的形状,沉入灵魂的海。我行在布满落叶的小径上,木叶翻涌,像海翻了个浪,打湿了我的脚背。而我的思想,是潮退后初露的礁石。
吟诗、读书、刻苦、勤勉,绝不辜负好秋光。我要把秋日过得有滋有味,让每一个清晨都沾着光,让鸟安于巢,让人安于客枕,把秋定格,藏进流金岁月里。(作者:晁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