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中曾这样描述唐棠:“他如果看青山妩媚,那便罢了,他如果看青山不爽,那便移掉,如果前路平直,那便罢了,如果路有不平,自然要拔刀,风景如果清美,那便欣赏,如果满眼乌烟瘴气,又如何能够沉默?”这句道尽少年心意的话,不知写进多少人的内心深处。
年少即青春,正如作者猫腻所写,青春,不需要保留,不会藏拙更不会藏锋,青春,要的就是逼人。于我看来,这逼人并非咄咄逼人的逼人,而是如同太阳一般,光芒万丈,耀眼逼人。若要耀眼他人,须得先明白自己。有人将自己的青春比作绚烂的烟火,美好而又短暂。美好在不知愁滋味,短暂在终究会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诸如圆滑,世故之类不成文的规则成功地洗脑,以至于遗忘了自己最初为何背上行囊。令人遗憾的是这是大部分我们不想却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而猫腻,在《择天记》中刻画了一群自始至终坚定跟随自己心意的少年。在少年眼中,世人以利益为尺度,以阴谋为刀剑,令人作呕。于少年面前,大道三千,只修顺心意,何必有太多顾虑。他们以彼此为臂膀,战一座京都;搏八方风雨,逆一个世界;让整个世界为他们的梦想让路,这便是少年!
而在世人眼中,这群少年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只是走在名为天真的道路上。在他们看来诸如热血,理想,远方这些东西都是可笑的,可怜的,可悲的。而面前的世界是现实的,灰暗的,单调的。比如少年去评判一件事是否应该,只会跟随自己的心意判断对错,而非利弊。可以说这是幼稚的,是冲动的,可比起无趣的,灰暗的世界,这是多么难得的温暖啊。
一旦进入这个世界就意味着你彻底和年少的自己划清了界限。这界限是无形的,也许当你发现时,你就已经到了另一端。而到达另一端后,再想回来就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甚至会不想回来了。当融入那个世界后,再回头看看,也许写在你脸上的不是怀念和不舍,这才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
世人面对蝇营狗苟,红尘纷杂时违背自己的心意像是既定法则。少年在恐惧自己会不知不觉间被同化,习焉不察间越过那条界限。就像书中陈长生所说:“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将来有可能会变成现在最厌憎的那种人。”笔者个人十分敬佩唐棠的回答,“那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难道变成一坨屎还有脸去怪这个世界?你要明白,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
诚如斯言,成长是一个人的事,如果环境污浊,你大可出淤泥而不染。如果世界黑暗,你大可化自身为光明。我们可以理解,可以尊重某些人在成长时做出和我们不一样的选择,但我们自己不能那样选择,也同样不会做出改变。世界现在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世界终究是我们的。我们又何必做出妥协和让步。我们可以成长,但成长只是承担一个又一个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何必为此做出改变,违背自己的心意,甚至成为自己当初最厌憎的人呢?
即便我们在成长着,也始终要怀着一颗真实的心:看春风不喜;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夏蝉不烦。愿我们历经飞雪,漂泊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即使回不去当初少年模样,即使心灵几经磨难,但我仍然愿意努力做一个胡子拉碴的大龄少年,带着年少的天真,怀着年少的心意,背着年少的行囊,从一而终。
你,也一样。(作者:李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