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当刘胡轶的歌声从手机听筒里款款溢出,吸引我的除了那把心放慢的节奏,还有令人感怀的歌词,温情,淳朴,岁月的沉淀,老者的智慧。我与木心先生的缘分,大概就是从这首《从前慢》开始的吧。
木心先生,生在乌镇,逝于乌镇。我顶着六月的骄阳,踏着徐徐清风,探望先生走过的路,看遍先生熟悉的这一方水土。
时隔一年有余,记忆中的乌镇已不那么清晰,不过这景,这情,却如梁上余音,久久不能消散。回过头去翻找那时的照片,稚嫩的脸,陌生的城,拘谨,激动,又欢喜。黛瓦白墙,流水小桥,浙江嘉兴的乌镇,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牵绕着木心先生的心。走在青砖铺就的乌镇小巷,每一个脚步的落下都是对乌镇历史的回响。翘角的瓦檐,仿佛也在诉说着一代代人古老的故事。
乌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水。提到江南,人们大概最先想到的是水,然后才是荷花,小舟。这里水网密集,角角落落都能被水光泛起的粼粼波光闪到。乌镇人推开窗便能看到载客的木舟漂过,划动的木桨,惊跑了水中的鱼儿,待船儿远去,鱼儿又恢复了最初的平静,嬉戏玩耍。那种近窗得水的清闲,独让人迷恋。各式造型迥异的桥,木头的,石头的,拱起的,平直的,都想去走一趟。
木心与乌镇的故事不曾中断。木心先生中年的一次返乡,倾颓零落、破败不堪的乌镇,令他失望,“永别了,我不会再来”,先生虽然写下诀别愤然离去,可独居海外多年,那遗失的记忆,怕是唯有乌镇可以弥补。后来乌镇翻新,恳请木心先生归乡,他将祖屋易名“晚清小筑”,并在这里安度了晚年。“风啊,水啊,一顶桥”这是木心先生对美术馆的期待,木心美术馆临水而立,简约,低调。阶梯式图书馆,展厅,都是让我感到与先生心最近的地方,我感叹先生的才气,满眼的敬仰。目光扫向落地窗前的钢琴,或许那成了先生永久的遗憾。
夜里多彩的光,檐上,水里,在黑暗中勾勒出梦幻,为这座小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老巷的门店,木刻的招牌,各种特色的小吃迷乱了游人的眼睛,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这座老旧的小镇不孤单,无寂寞。
乌镇来过,心便不曾离开。(作者:左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