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谈谈中国的传统节日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2日 00:00  点击:

    我国的节日风俗源远流长,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我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度,古代先民为了安排好农事,很早就注意观察研究天象气候的循环变化,仰韶文化是起便已有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历法知识。古文献《逸周书》中记载了与农事相关的一年二十四节气,有些在岁时节令中具有突出的位置,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等,就被称为“节日”。同时,先民们还根据月相地“朔望圆缺”定出了一些特殊的日子。由古代历法年月日和节气时令结合构成的岁时,逐渐随着生产、生活、信仰活动的发展变成大大小小的节日,并在长期的社会传承中融入多种历史社会因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风俗文化。
    我国古代传统的节日风俗绚丽多彩,而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内容,这里只谈谈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新年、新正,本指西汉武帝时期官方的法宝岁首。因为春节居一年之首,两千多年来它逐渐汇聚了许多其他节日习俗,成为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的节日活动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至正月底结束,以除夕夜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高潮,常见的庆祝形式有贴春联、挂年画、守岁、放鞭炮、吃年饭、吃元宵、舞狮、耍龙灯、踩高跷等。春联年画是由古代所谓能僻鬼祛邪的“桃符”演变而来。汉代用桃木削成神荼、郁垒两神人形象,立于门上,后一套木板书写二人名字,称为“桃符”,逐渐演化在桃木或红纸上书写联语或福字、张贴印刷的年画等以示吉庆。最早的联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守岁即除夕夜全家围坐吃团圆饭,终夜不眠。晋周处《风土纪》载: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据说,除夕夜若彻夜不眠毫无卷意,则预兆来年精力充沛、精神焕发。燃鞭炮来源于古人焚竹发声以驱逐恶鬼。南朝梁懔《荆楚岁时记》记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前庭爆竹,以避山魈恶鬼。”宋代开始出现用火药制作的爆竹。后来燃放爆竹除了表示“祛邪”外,还为增添节日喜庆气氛。春节的年饭因地而异,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多吃饺子,名曰“更岁饺子:饺子煮面条,名曰“金丝穿元宝”。南方则吃鱼团、肉团、发菜等,取其“团圆吉祥”之意。正月十五吃元宵风俗亦有全家团圆、吉庆美满的寓意。拜年习俗在宋代以前已出现,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辟旧迎新、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它蕴含亲友团结和睦的良好愿望。春节还把供奉天地、财神、灶神等作为重要内容,以祈求新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富贵荣华。另外,春节期间还举行一些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娱乐消遣活动。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里四月五日左右,后因注入了寒食(清明节前一两日)禁火、扫墓等习俗后才演变成了清明节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明而明净”(《岁时百问》),所以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民间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由于该节气与农事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很重视它。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清明节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习俗。在清明节日里,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游青、插柳戴柳的习俗,还有举行诸如斗鸡、打球、荡秋千之类的游戏娱乐活动。清明扫墓表达了人们尊祖敬祖、慎终追远的情思,郊游踏青及打球、荡秋千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娱乐活动则体现了人们向往春天生机盎然的情趣。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段阳、重午或重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主要说法。一是流行久远的传统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荆楚岁时记》,认为该节是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在湖南汨罗江投水自沉,到了宋朝,朝廷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他,并让人们佩戴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种说法是闻一多先生的观点,他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端午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和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和菖蒲等习俗。粽子本是一种时令食品,赛龙舟是古代越民族龙图腾崇拜遗俗,后来具有了纪念屈原的特殊意义。如《续齐谐记》载:“(屈原)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竟渡,乃遗俗也。” 艾,菖蒲和雄黄酒有避邪去毒、祛虫防病的功效,这些习俗在时处盛夏的端午节具有卫生保健的作用。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望日,恰值三秋之半,故称“中秋”)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此拜祀土地,答谢保佑,于是围绕秋祀出现一系列仪式和风尚活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拜月祭月习俗,《礼记》载:“天子春着日,秋夕月”“夕月”即秋分晚上祭月。汉魏以后,祭月、拜月逐渐演化成赏月之风,咏月赏月的诗赋连篇累牍,至唐代,则出现饮酒对月、泛舟赏月、登台观月的活动。然而那时这些习俗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日,所以未形成中秋节。北宋太宗年间,确立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夜间,街市灯火辉煌,通宵达旦,热闹异常。南宋吴自牧 在《梦梁录》里对中秋夜作过精彩描述:“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贵巨室,莫不登高楼,临轩观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酌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亦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至于中秋节吃月饼和以之相互馈赠之俗,则是取月饼象征团圆美满之意,故中秋节又有团圆节之称。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在《周易》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恰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屈原《远游》诗中即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可见重阳节历史渊源悠久。晋周处《风土纪》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因此,重阳节又有“茱萸节”之称。九月正是天高气爽,菊花盛开的时节,登高远眺,赏菊饮酒,佩插茱萸,可是人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心旷神怡。所以,重阳节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外出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糕与高同音,吃糕亦有步步登高之意)等传统习俗,其中某些习俗流传至今。古人吟咏重阳的诗赋不胜枚举。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人们所熟知。 除上述几种传统节日风俗外,中国少数民族的许多传统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其风俗文化也多姿多彩,特色鲜明,是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的风俗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心理状态的映射,反映出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因素及生活特点。我国传统的节日风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某些鲜明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度,传统的节日风俗与古老的农业文明有不解之缘。许多传统节日源于岁时农事,源于人们根据不同季节的特定时间安排不同的生产和社会活动,如历史悠久的“二十四节气”实际就是为全面指导农事而产生的 。
  在节日风俗传承演变过程中,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生命融入其中,这使我国传统的节日风俗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烙印,反映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如屈原、吴子胥、介子推、钟馗、秦叔宝等都曾进入节日被作为纪念对象或负有某种责任。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许多传统节日风俗活动既有跨地区、跨民族在古代各民族中普遍流行的共同特征,有又因地区、民族差异而形成的不尽相同的习俗。这反映了我国节日风俗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我国传统的节日风俗较多地渗透了儒家文化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节日中重视敬天祭祖,慎终追远,如供奉“天地君师亲”牌位、寒食清明墓前祭扫等;一是在节日中礼俗与风俗密切结合,如祭天祭祖和祭奠死者的礼仪风俗,在家庭中尊卑长幼的礼节习俗,亲友相邻长辈晚辈之间礼尚往来的礼仪风俗,等等。这些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节日风俗中的突出体现。
  在传统节日风俗中,人们注重衣着的装束、饮食的制作调配,言语行为的忌讳,有举行多种活动(祭祀、祈求、娱乐等)的风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禁忌、游戏娱乐文化等于节日风格融为一体。
  我国传统的节日风俗有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整合社会群体活动以及强化集体以是的社会功效。这使中国节日风俗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它就象一块块强烈的磁石,吸引着异地的亲人、海角天涯的游子回“假”团聚,吸引着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向往着祖国,促进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