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点燃火焰
时节如流,岁月如歌,转眼间自己在山东科技大学工作已有二十载。回首2005年,刚刚博士毕业的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开启了自己的从教之路。我深知,这是一条充满责任与使命的光辉道路,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投入其中。“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做一名好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时至今日,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院长吴娟明教授在第三届中国高校教学学术年会上指出:“大学教师的一项重任是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帮助他们成长为未来更善于学习的人、更擅长引领的人。”
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志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高效学习的能力,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此,我便专门安排时间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逐渐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知识整合教学理论提出的关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思想和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建构整合 教学相长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知识整合教学理论为依托,我开始注重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并践行建构整合性教学观驱动的教学模式,先后承担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山东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培育计划项目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于好奇的知识情感和内在发展潜能得到了有效激发,培养了顶天立地的思维方式,提升了专注专业的探究能力,实现了家国情怀的价值引领。
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基础更为牢固、知识结构更为完整、知识视野更为开阔、知识应用更为灵活,有力促进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性提高。与此同时,我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研究成果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我提出的建构整合性教学观驱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强调基于情境主动建构知识,并将学生的碎片化知识转化为连贯性想法,提升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为学生们营造了“既有挑战也有乐趣”的学习氛围。
我指导学生的科技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等获奖,其中,作品“‘海韵风光’海岛风光互补耦合盐差/H2储能发电和淡水供应系统”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同时,指导学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等。
春风化雨 筑梦起航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完善自我与教书育人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自身师德素养,以德立身、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模范行为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从入学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疏导,到专业知识传授、实践创新培养、考研就业指导,我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正本清源,全方位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助力者、守护者、圆梦者。
在这些过程中,我也始终做到了真诚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理解每一位学生、倾听每一位学生,营造出和谐向上、有温度的“师生共同体”,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从教以来,我也多次被评为“我最难忘的恩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园丁”“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
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从教路漫漫,奋斗正当时。身处新时代的浪潮之中,我将和学生们一起全力上下而求索,绽放自我、增强本领、追求卓越,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脚踏实地走好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长征路。(作者:孔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