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时代新章
发布时间:2025-04-14点击数:[]

4月4日清明节,时有阴云,冷风萦绕,哀思无限。我怀着沉重肃穆的心情步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前是一排排苍劲挺拔的松柏,它们在料峭的春风中巍然不动,宛如忠诚无畏的战士,守护着这座承载忠魂的圣殿。

裹挟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我缓缓步入纪念馆室内。神圣的墙面静静矗立,上面镌刻了无数红色记忆。那是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事迹。我放慢脚步,轻轻靠近那面墙,目光紧紧锁住这些名字,名字旁标注着革命烈士的生卒年份,我的心情无比沉痛,英年早逝的革命烈士,你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无比痛惜,你们没能看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用你们的鲜血染红的啊!想到此处,我的眼眶逐渐湿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十六字箴言,如黄钟大吕,贯通历史和未来,深刻地概括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深远意义。

我踱步至革命烈士遗物展柜,一件陈旧的军装静卧于玻璃柜中,褪色的布料与暗褐的血痕,宛如岁月的史官,静静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我们以红色革命为镜,回望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会发现历史并非课本上冰冷的知识点,而是鲜活的血脉传承与精神延续,红色革命史是这条精神长河在近代最激越的浪涌。

站在展柜前,我凝视着革命烈士的入党申请书。纸张早已泛黄,纸页间那略显稚嫩的笔迹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我的思绪随它飘回到解放青岛的丹山战斗中,将满19岁的年轻战士张克信携带炸药冲向敌方暗堡,枪林弹雨中他不幸身负重伤,但仍凭借顽强的意志用最后的力气拉动了导火索,引爆了炸药包。战友们在整理张克信烈士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块他在临战前只咬了一口的谷饼子和一份没有写完的入党申请书,都已被烈士的鲜血染红。

纪念馆内的党旗在我眼中发出神圣的光辉,我循着熠熠光芒来到党旗面前。这里是红色与黄色的圣地,红色是跳动的火焰,黄色是照亮黑暗的光芒,斧头镰刀鲜血染,理想信念烈火燃。红底黄字的入党誓词,庄重神圣,正气凛然。革命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入党誓词的内涵,这些年轻的生命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化为永恒的绝唱。

我接受了来自烈士的无声教育,经历了思想的洗礼。清明节既是追思逝者的时节,也是孕育新生的节气;我们既是历史长河的溯游者,也是未来文明的摆渡人。我们要将红色基因真正融入民族的精神血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汲取奋进的力量。

走出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天空放晴,山河无恙,英魂安息。阳光穿透厚重云层,温柔地洒落在枝头。再次看到纪念馆门口耸立的树木,我领悟到:我们既是扫墓者,追寻红色记忆;又是栽树人,赓续时代新章。(作者:刘士豪)

上一条:超越

下一条:竹林随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