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如同悠扬的乐章在校园的角落里回荡,上课前,教室里随处可见学生们学习的身影,课堂上,老师们激情讲解,同学们全神贯注,学生到课率高,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自泰安校区教务部强化学风建设以来,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多措并举,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扎实推进学风建设走深走实,持续推动校区教育教学工作稳定发展。
管理有力度
构建“齐抓共管”工作体系
校区教务部重视学风建设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过强化思想引领、规范日常管理、优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在学风建设和育人过程中的渗透作用。
加大教学过程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党政管理干部听课制度,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动态,教务部全体管理干部加大听课力度,每人每学期平均听课12学时;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全过程指导与监督作用;做好学生教学信息员的选拔、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优化本科专业设置、明确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修订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确保建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强化学风建设搭好顶层设计。
服务带温度
践行“师生为本”工作理念
校区教务部作为机关服务部门,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以服务教学为己任,将“我为师生办实事”宗旨融入到日常工作,持续改进工作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切实为师生排忧解难,真正推进学风建设增质提效。
畅通常态化信息沟通渠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平均每学年召开师生座谈会达14次,每月收集联络员反馈信息百余条,深入院部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意见和建议,立行立改,积极回应师生关切的问题,持续跟进落实,着力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确保每项工作落实落地。
针对校区东、西校园功能布局,教务部安排工作人员两边轮岗,保证师生办事不跨校园;接待师生实行“首问责任制”,对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认真办理、负责到底,一次性告知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非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主动告知和引导至相关科室办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务,解释清楚,给予指导和帮助;需要多科室共同参与办理的事项,做到整体联动,内部运作,简化办事流程。
建立学业预警制度,主动对学生学业进行分析研判,针对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定期跟踪反馈被预警学生,提供精准化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学业预警转化率。
教务部用带温度的服务践行“师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助力学风建设,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举措多维度
开创“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校区教务部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断营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创“抓教风带学风,严考风促学风,育环境润学风”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发挥教风引领作用,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筑牢学风“第一阵地”,教务部开展教学巡查工作,每天对东、西校园教学楼、体育场、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课堂全覆盖,对教师教学秩序管理、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教学设备运行状况等方面进行翔实记录,分别汇总反馈至主体责任部门,并予以跟踪改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做好青年教师“导航计划”、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省级示范培训、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培训等系列培训2190余人次。
严肃考风促进作用,良好的考风有效促进学风建设,考试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其风气直接影响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成长环境,教务部严格执行巡考制度,加强考试过程管理,为学生创造公平竞争的舞台,促进优良学风形成。2024年,校区在泰安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的考试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开展“手机入袋”活动,打造“人机分离”课堂,教务部统一为教室配置手机存放袋,帮助学生专注课堂,提高学习效率,也督促教师用心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构建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教学相长良性循环。
下一步,教务部将继续夯实学风建设,丰富学风内涵,树立先进典型,推动学风建设在“经常”和“长效”上下功夫,为校区打造更加卓越的育人氛围,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凝心聚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通讯员:贾宏俊 庞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