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关键词|管淑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绿色发展”

2022-11-29
作者: 编辑:许浩 来源: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决定着发展的成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突出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综合运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标准,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二是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生产管理创新,制定绿色企业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建立绿色营销机制和绿色网络化供应链。激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加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形成政府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共同支撑技术创新的新机制。三是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从供给侧发力,扩大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宣传普及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要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尽量选取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避免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坚持绿色低碳出行,日常生活节水节电,通过点滴行动、全民参与,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奋进新征程,更需久久为功。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巩固拓展已取得的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继续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准确把握生态系统保护的总体要求,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揭示了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与人的依存关系,为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遵循。一是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坚持用养结合,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并有效恢复自然生态承载能力,全面提升自然生态服务功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二是突出重点强化治理,补齐生态系统的短板。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配置工程、植物、耕作,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是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把系统观念切实贯彻到“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既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又不急于求成、偏激冒进。二是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斗争合作,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新征程上,人人都行动起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就能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