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山海间的暖意与觉醒
发布时间:2025-11-03点击数:[]

人到中年,在基层岗位摸爬滚打了二十余载,早已习惯把自己嵌进琐碎的日常里。当“疗养”的通知轻飘飘落在掌心时,指尖竟有些发颤,原以为“疗养”二字,从来只与临近退休的前辈挂钩,或是藏在领导干部的日程里,于我这样每天围着琐事打转的人而言,不过是传闻里的风景,遥不可及。可偏偏,这份“遥不可及”,竟像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结结实实地砸在了我身上,成就了此次北戴河之行。

原是揣着一颗半是忐忑、半是休憩的心奔赴山海,想在潮声里卸下案头的繁杂,寻一场久违的松弛。却未料这趟旅程,竟成了一场意外的精神洗礼,那些藏在晨光里的执着、海风里的暖意,比眼前的潮起潮落更让人难忘。

疗养院里的晨光总来得格外温柔,尚未散尽时,便见熟悉的身影。郭书记亲自带队而来,步履间没了平日会议室里的匆忙,眼底满是对同事的关切,一句“昨晚休息得还好吗”的轻声问候,便让异乡的清晨多了几分亲近。最动人的是靳老师,已近退休之年,随身的电脑里却始终存着未完成的科研本子。晨起后,他总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指尖在键盘上轻敲,目光专注得仿佛周遭的风声、蝉鸣都成了背景音;晚饭后,那抹身影依旧在灯下,屏幕的光映着他微微蹙起的眉头,也映着眼底不肯放下的执着。原来对科研的热爱,从来无关年龄,只关乎心底那份沉甸甸的坚守。

同行的还有泰安、济南校区各单位的老师。有身居领导岗位的,聊起学院发展时,眼里闪着明亮的光,话语间满是对“让课程更贴近产业需求”的期许;有扎根一线讲台的,说起学生近况时,语气瞬间温热,“那个内向的孩子最近主动在课堂上发言了”“有学生说想跟着做科研项目”,桩桩件件都细细记在心上。即便身处疗养之地,他们的话题也离不开教学方案的打磨、科研项目的推进,仿佛工作从不是刻板的任务,而是融入骨血的日常,是提起时便会眼睛发亮的牵挂。

我在机关管理岗位待了多年,每日被报表、文件、协调事务裹挟,总以为这般“连轴转的忙碌”便是工作的全部。直到与老师们围坐在庭院的石桌旁交谈,才惊觉自己早已困在“机关”的围墙里,忘了走进实验室,忘了倾听一线讲台的声音。他们口中的课堂细节鲜活得仿佛就在眼前——某个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灵光一闪,某次课后与学生在走廊里的深度交流,甚至是为了让知识点更易懂,反复修改课件到深夜的坚持;科研难题也具体可感——实验数据反复核验仍有偏差时的焦虑,团队熬夜讨论理论突破方向的热烈。这些,都是我在冰冷的报表与标准化的文件里从未见过的温度。而他们即便休整仍牵挂工作的热忱,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忙碌”背后的空洞:原来真正的投入,从不是被事务推着走,而是心中始终装着要做的事、要护的人;原来身边的每一位坚守者,都是无声却最好的老师。

这份旅程的馈赠,不止于精神的觉醒,更有满溢的暖意。工会的周到、疗养处的温馨,成了比海风与落日更深刻的印记。

回望这段时光,山海美景固然动人,可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这份藏在细微处的温暖与觉醒。靳老师与同行老师们的坚守,让我看清了工作的本质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带着热爱深耕”;工会的无微不至,给了我“被关怀”的踏实,让我明白忙碌的日子里,总有人在默默守护;疗养处的宁静,让我拥有了“被治愈”的松弛,学会在快节奏里给自己留一点喘息的空间。

离开北戴河那天,海风依旧轻柔,晨光漫过海面,将浪花染成金色。我握着行李箱的把手,心里没有了来时的忐忑,只剩满满的平静与力量。我知道,这场疗养早已不止于休憩,它所给予的感悟与暖意,会陪着我回到工作岗位,跳出惯性的旋涡,带着更真切的热爱、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往后的工作与生活——毕竟,最好的前行,从来都需要偶尔的暂停与觉醒。(作者:白丽)

上一条: 一个好人

下一条:山科师恩 同窗情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