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我们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因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一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指导思想的引领作用,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二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和提升民族事务的法治保障。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使民族地区能够更加自觉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重任。三是要重视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选拔,确保培养一支拥护党、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素质民族干部队伍,号召和感染各民族地区群众上行下效,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增强各族人民的归属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依托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在继续发挥农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优势的同时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让民族地区经济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更上一层台阶,展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作为。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平台,摆脱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格局。民族地区既是“一带一路”发展对外开放的重要跨国经济合作区,又是“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要着力发挥民族地区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弥补劣势,推动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积淀中已经汇聚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鼓舞和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家园,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各族人民的生活实践中,增强各民族地区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各族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其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习惯,让民族文化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吸收、借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文化认同的桥梁,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进各族人民的情感认同。
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国的民族工作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民生工程是根基工程,是最大的工程。为进一步巩固群众基础,一是以推进基本公众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完善公平机制,积极帮助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强城乡合作,以城市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各民族地区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二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涉及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将“话筒”交给各族群众,做到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解民忧,使国家的决策和工作更好地合乎民意,符合实际。同时强化各民族地区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使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落实。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对团结统一的自主认同、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孙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学术教授;王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