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山东省2016年秋冬季高校毕业生服务“蓝黄”两区专场招聘会暨山东科技大学2017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1129家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万余个。
校党副书记李道刚在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主要负责人陪同下来到招聘会现场,亲切看望用人单位代表和参加招聘的学生,详细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用人单位负责人亲切交谈,欢迎他们来学校招纳贤才,并听取了他们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招聘会上,毕业生拿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自荐信和简历,积极与招聘人员交流,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寻找中意企业。现场企业摊位前都挤满了咨询学生,不少学生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几位年轻朝气蓬勃的90后“老板”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他们是刚毕业不久的创业校友。
2013年毕业于机电学院的董加林,就专程回到母校招聘学弟学妹。大学毕业后,他先找了一份工作,但一直想创业的他,在父母亲的支持下,毅然辞去稳定工作,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创办了一家集平面设计、传媒、企业宣传、网站制作业务于一体的青岛投道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经过创业路上的摸打滚爬,公司正处于事业上升期。董加林说,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了他的创业思路,这次回母校招聘学弟学妹,也是感恩母校的一种方式。
今天6月份刚毕业的学生,20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王子华已经是三个公司的负责人,今年的招聘会,王子华也带着自己的团队来母校招聘。
成功校友回母校“招兵买马”,是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的一大成功举措。招聘会设立“毕业生创业公司招聘”专区,校友们也集体来到学校,拿出上百个岗位,结果吸引了几百名毕业生围观、咨询,多数学生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本次招聘会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12个省市的120多家省外单位和山东17地市的1000多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蓝黄”两区的参会单位数量较多,体现出学校为“蓝黄”两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社会服务职能正在日益加强。其中,来自青岛的单位有725家,占山东省内参会单位的72%,青岛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城市,充分显示出学校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作为驻青高校,我们有责任为‘蓝黄两区’,特别是青岛的经济‘添砖加瓦’,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学生工作处处长诸葛福民表示,学校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更加重视驻地企业评价。在科技成果和市场资源统筹中,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与青岛很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一大批驻青企业不仅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还获取了明显效益。”
根据对2017届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理想就业区域为山东省内的占七成,理想就业区域为山东省内的毕业生中有七成选择留在青岛。
招聘会上,涌现出一批毕业生精准招聘平台。有智联招聘、齐鲁人才网,还有17家学校理事会成员单位、泰安市人社局带领17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并带来部分驻平台单位现场“招贤纳士”。
“在平台的带领下,我们公司来到山东科技大学招聘,目前收到了几十份简历,通过简单面试,发现学校毕业生比较务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智联招聘组织的参会企业对本次招聘会非常满意,并希望与学校加强联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提前为企业做好人才的储备,也为毕业生搭建实践平台。
一家招聘平台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聘会,作为主办方的山东科技大学在管理细节上非常用心,服务非常贴心,通过短信提前发送展位号、行进路线及天气预报,我们非常满意。”
从现场企业提供的招聘岗位来看,涉及金融、管理、建筑、材料、机械、语言等多领域多行业。本次招聘会对网络科技、教育、市场销售及环保新型产业方向的人才需求量较大,机械电子、金融、土木工程、测绘及地信等专业受关注度高。
此外,前几年煤炭形势不是很理想,采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今年,济宁矿业集团、兖矿集团、枣矿集团、肥矿集团等纷纷前来招聘。现场,这些煤炭企业的招聘区域都排满了求职的大学生,这也是今年招聘会的一大亮点。
“煤炭形势有所好转是一方面原因,主要是企业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智力和技术支持,只要学习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我们一直都很需要。”兖矿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方勇介绍,“山东科技大学是兖矿集团人才培养的主要高校,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不错,而且在行业中优势明显。”
电子学院大四学生小王认真地看着每一个展位前的企业介绍和招聘信息。他告诉记者:“招聘岗位好多,就是想找一个前景比较好的企业,还想多转转,毕竟是第一份工作,不想到了公司再辞职,所以还是要慎重考虑。”
此次大型招聘会也吸引了驻青高校毕业生前来“赶场”甚至有些学生从上海、西安、济南等地赶来。“我们学校老师事先在班级群里通知今天的招聘会举办地,便前来投递简历,看看是不是能够‘抢占先机’青岛理工大学一名学生表示,”听说有招聘会都会来看看,毕竟是第一份工作,要好好选择,至于月薪多少不重要,关键看是否有发展。”青岛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小展说,他一大早就和同学坐公交车赶来,早饭都还没吃。
学校从9月中下旬就开始着手准备招聘会,制作并发布邀请函,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多渠道通知毕业生,召开多次会议协调相关工作。招聘会参会单位人数和提供需求岗位数均创新高、用人单位分布行业区域广泛,还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北京汽车集团、交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电信等世界500强企业来校招聘,参会单位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约占20%。
在大型招聘会前,学校已经连续组织了120多场专场招聘会,以中字号、国字号和上市企业为主。“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专场招聘和行业招聘力度,近期,学校还将举办东营市、苏州市各单位招聘会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记者/责编:韩洪烁)

等候入场(摄影:翟高亮)

招聘会现场

用人单位介绍招聘信息(摄影:翟高亮)

认真看招聘单位简报(摄影:王佳婧)

参加面试

参加面试

逐一面试

与招聘人员交流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应聘经历(摄影:王佳婧)

招聘会分会场一

招聘会分会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