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指导、山东科技大学首次承办的科技部“‘一带一路’绿色氢能与新型储能技术国际培训班”在我校开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高升,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范志坚,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储能学院院长卢晓、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汪国庆、副院长杨鑫、教师代表王翠苹教授等出席仪开班式。来自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加纳、哈萨克斯坦、蒙古、罗马尼亚、苏丹、印度尼西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和企业工程师共20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班。开班仪式由杨鑫主持。
开班仪式上,高升致辞,感谢科技部合作司、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青岛市科技局对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大力支持,对积极参与本次培训的外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承办“‘一带一路’绿色氢能与新型储能技术国际培训班”是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技术援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国际科技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卢晓介绍了储能学院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本次培训班顺利举办,将国际培训班项目打造成学院特色,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王翠苹代表培训班教师发言,表示全体授课讲师将尽心尽力,与学员共同探讨氢能与新型储能相关领域技术问题,建立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来自印度尼西亚的Tarigan Elieser教授作为学员代表,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政府和学校举办此次国际培训班的感谢,表示会珍惜此次宝贵的机会,遵守培训班管理规定,向国内专家学者和培训班各国学院深入学习交流,探索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杨鑫作为培训班负责人,介绍了培训班基本情况,对培训教师和参训学员提出了要求。
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是我国科技援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2024年,学校首次获批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作为,代表着学校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有助于推进我校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通讯员: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