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15日,创新创业学院在泰安校区举办了2025年度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论坛。学院领导、校区分管虚拟教研室建设负责人、虚拟教研室负责同志参加。论坛由学院副院长杨彬主持。
韦安永在致辞中深切寄语全体教师:要当好领航者、协调者、培育者,凝聚育人合力,让教研室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学生发展的乐园。
朱庆豪在总结讲话中对论坛内容给予高度肯定,他提出每个教研室“细胞”充满活力,学院的“肌体”才能健康发展,要求虚拟教研室锚定育人核心、聚焦协同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课程全过程,推动各教研室形成特色品牌。
交流环节,各教研室主任依次汇报课程建设成果,心理健康教研室李淑娜分享了数字化教学生态构建经验,其研发的AI心理智能体、数字人课程等创新实践获广泛关注;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贾强主张立足课程特色,打造赋能学科、融入时政、专题精讲的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思维教研室田铮分享了课程聚焦专创融合,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课程体系的典型做法;劳动教育教研室张岩和付亮通过劳动竞赛、特色实践项目等载体,形成“劳育+思政+专业”的育人特色;军事理论教研室李为君提出应秉持规范、提质、强师的建设思路,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主题研讨环节,智能装备学院吴士涛和财经系齐斯文围绕“AI赋能教学设计”和“跨校区教研协同机制构建”两大议题,引导与会教师各抒己见。大家普遍认为,应充分运用AI技术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打破校区壁垒,通过集体备课、线上听课、资源共享等方式,破解师资分布不均、教研联动不足等难题。不少教师分享了数字人制作、智能助教应用等实操经验,为各教研室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论坛的举办,搭建了三校区教研交流的坚实平台,凝聚了课程建设共识,下一步,学院将把讨论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通识教育育人实效。
(通讯员:田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