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都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面对面授课改为在线授课后,能源学院全体教师迎难而上,迅速从线下授课切换为在线模式,科学运用在线教学方法,多措并举保证云端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适应形势,不打无准备的“仗”
线上教学工作一启动,全院上下迅速统一步调,按照《能源学院2022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的部署,所有任课教师顺利完成平台选择、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等准备工作,同时迅速完善QQ群、微信群等师生互动、答疑渠道,切实提升在线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学院组织教师填写《能源学院线上开课情况统计汇总表》,全面统计课程信息、教学平台、班级邀请码、会议号等信息,每周进行信息更新共享,方便学院和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学院教科办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超星、智慧树平台组织的线上教学技术培训,在学院的课程组群里,每一节课如何开展,老师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目标只有一个:做好线上教学,保证授课质量。
工业工程系召开线上教学交流会
基础力学教研室邀请学校督导王育平老师参加线上教学研讨
学院教师提前备好课,与学生一起适应线上教学方式,全体辅导员入住宿舍,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与任课老师“里应外合”。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学院顺利实现“无缝链接、应开尽开”的工作目标,理论课开出率达100%,实验课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有序开展。
强化督导,课堂质量是生命线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院教学督导,走进线上课堂,巡查课堂秩序,督导教学过程。听课组提前填写《能源学院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拟听课统计表》,听课时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对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的青年教师给予重点帮助、指导。学院教学管理人员,通过教学联络员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感受,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对线上教学工作改进方向提供数据支撑。
督导、领导班子成员听课前需填写拟听课记录表
线上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对老师们综合授课水平的突击检验,同时也有助于老师们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提高在线授课能力。学院通过加强线上课堂教学督导和过程监测,坚持问题导向,跟踪教学异常,以评促教,切实推动了学院在线课程水平的提升。刘伟韬副院长说,“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学院督导、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分头全程跟进,共听取45位教师,65门次课程,切实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标准不降、实质等效’。”
副院长刘伟韬,学院督导樊克恭、冯夕文、宁建国在线听课
各显神通,打造网络示范课堂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信息素养等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如何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效果是任课老师的集体共识,对此不同老师也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李杨杨老师《矿山灾害预防与控制》课程在线成立了5个研讨小组,通过小组发言、研讨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典型煤矿灾害事故进行分析,让案例教学“现身说法”;刘学生老师建立“课前-课中-课后”有效学习链条,通过课前签到、快问快答、案例引导、习题互动形成多样化师生互动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工程实际;李龙飞老师积极开展分类教学,在智慧树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巩固班”和“提高班”,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料,同时利用智慧树的“作业”功能发布“每日一题”,构建“天天学习”的学习情境;材料力学课程组在“四步递进教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实施“基础讲授→难点释疑、强化训练→点评反馈、深度拓展→交流研讨”三环节全双向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出了一条‘标准化学习路径’”。
课前通过微信群、QQ群发布预习内容和讨论任务
《工程力学》开展分类教学,在线发布“每日一题”
思政育人,筑起师生云端“心桥”
疫情特殊情况下,任课教师更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除了要担当好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更多的还要拓展在线课堂教学内涵及外延,肩负起思政育人的责任。
学院老师及时把握疫情防控网络舆情动态,主动对接热点问题,注重将疫情防控融入思政育人大课堂,用抗击新冠疫情中白衣逆行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研究的生动事例教育感染学生,探索和实践“专业+时事+思政”的课堂育人模式,同时自然渗透阐述党史学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专业学习、生命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李龙飞老师在智慧树平台,定期发布在线“话题讨论”,包括知识性、哲学性、思政性的问题,引导同学思考;贾顺老师在《精益生产》“八大浪费”内容讲授时,结合所指导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创新竞赛案例分享,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发现生活中诸如 “等待浪费”、“搬运浪费”等不同形式的“浪费”,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消除浪费,提高效率。
在线发布“话题讨论”,融入思政案例
“由于疫情,虽然无法与老师面对面,但是老师们依然是诚恳的答疑者、平等的交流者和睿智的分享者,在老师们的教导下,我们充分理解疫情下学校以及学院的良苦用心,我们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期待与老师们相聚科大校园,聆听老师指导。”2020级工程力学专业段航滨同学如是说。(能源学院教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