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力学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学生基础力学的教学任务,基础力学作为大学生从数理学科学习到专业课程学习的过渡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至关重要。本学期教研室13位老师共承担全校56个班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三门基础力学教学工作,涉及学生数超过1500人,教学体量大,涉及专业面广。由于疫情的影响,三门课程从一开学就实施了网络在线教学,经过几个周的探索、实践与磨合,基础力学教研室老师为此次空中教学大考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前期建设完成的基础力学在线课程群可谓生逢其时,多轮运行经验为这次空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次抗疫期间的线上教学中实施效果立现,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团队在开课前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及教学研讨等方面所做的很多准备工作。
在学生层面,通过学院团委和上学期任课老师与学生取得联系,组建班级微信群、QQ群等各类交流群,对学生的网络情况和学习资料进行充分调研。教师联系出版社获取正版教材电子书,并通过班级群介绍空中教学的一些特点,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做好自主学习的各种准备,敢于面对挑战,服从学校的各项教学安排,学院为困难学生解决网络流量问题。
在教师层面,组建基础力学授课教师群,反复研讨在线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空中教学如何组织、考核方法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成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和工程力学三个课程小组,课程小组作为一个微型的教学团队,负责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优化和试题库建设。
任课教师开课前对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微信群以及各类直播或录播软件进行了不断尝试。最终确定以在线课程群为资源依托,以超星直播、腾讯课堂、EV录屏等作为主要的直播(或录播)平台,实施基于在线课程群的基础学习+直播(录播)强化的教学模式。
基础力学课程在特殊时期不但要开出来,而且要优起来,尽力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是全体任课教师共同的心声。经过不断摸索,三门课创新实施了“点对点四步递进教学法”,具体授课过程中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手段,不同任课老师各显神通,方法别样。
基础性知识学习是第一步。按照在线平台课程知识点编排,实施“点对点”学习部署。教师每周按照3-4个知识点学习任务量发布学习计划和导学指南,学生利用在线平台完成基本内容的预习和基础性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一般2天一个知识点,任务量并不重。在线平台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长、访问次数等各项基础数据,并对问题学生提出学习预警。
图1 学生开展基础性学习
图2 学生整理的学习资料和课堂笔记
进行拓展与研讨是第二步。教师按照原教学计划安排集中上课,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拓展与研讨训练。教师在课前需完成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保证课堂的紧凑性,以增强学生的班级感和课堂感。集中授课主要开展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签到(平台app)、知识点串联与强化(直播或录播)、知识点训练与研讨(课堂测验题库)、作业抽查点评(平台app)、习题解析(直播或录播)、学习内容和教学效果意见反馈(平台app)等。
图3 教师各显神通组织集中授课
图4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图5 教师录制的强化版视频
图6 各课程发布的部分在线作业
开展强化与训练第三步。力学课程属性要求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计算能力。本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环节实施,线上通过在线作业和在线测验以客观题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线下通过书面作业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线上部分系统自动评分,线下部分教师每周抽查、讲评,要求学生开学第一周全部上交。
图7 学生的部分在线作业
探究与反馈是收尾(第四步)。这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思考的环节,深度研讨就可使课程教学具有一定批判性和挑战性。学生完成内容学习,经过习题训练之后,会遗留很多疑难问题,要求他们利用在线平台讨论区及时发布个人问题,开展深度讨论,开课六周以来,三门课程依托平台师生、生生互动深度讨论近150个问题,学生发布回复帖子近1000个。
图8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数据
开课6周以来,团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啃下了空中教学这块“硬骨头”。团队所构建的四步递进教学法遵从一流课程的技术路径:注重基础、挖掘深度、适度扩展、面向未来。从知识的认知到拓展再到探究,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绝大部分同学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如“比较适应这个方法,感觉比在学校还爱学一点,整体节奏非常适合”、“这种东西还是挺好的、留下了很大的自学空间”、“比较适应,视频可以重复观看,而且课上课下都能做题强化”、“总体来说挺不错的,基础自学的时候可以对知识有个总体把握,有充足的时间做笔记,集中授课时只需在前期笔记上做些补充即可”。工程力学2018级李龙飞同学说道:“疫情改变的是地点,但改变不了我们一颗爱学习的心!”。学生的广泛认可给了授课教师极大的自信心。(能源学院供稿)
图9 学生对四步递进教学法的反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