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本肘鼓”调研团队成员冒着风雨起身,前往即墨柳腔起源地之一刘家庄镇。即墨柳腔剧团王团长亲自开车来接我们,这让大家感到无比欣慰。
十几分钟的车程,到达了一个风景怡人,犹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庄,王团长的家里就在这里。团队成员一进门,王团长的家人就热情地出来迎接,一进屋,正巧赶上电视上的柳腔表演,便聊起了柳腔。即墨柳腔是流传于胶东地区的戏曲剧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乾隆年间,由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来,迄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在王团长家里,我们看到了美妙绝伦的戏服,团长还拿出了老一辈人亲手写的剧本,纸张已经泛黄甚至破碎,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在与王团长及其家人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团长爷孙三辈都是柳腔文化传承人,82岁高龄还贡献余力的爷爷,正值盛年的王团长与他的妻子,正在学习戏剧的孩子,他们都在为戏剧的传承而努力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团长说,自己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柳腔,以前觉得戏剧枯燥无味,不愿意学,不愿意唱,随着年龄的增长,便体会到了柳腔的韵味,并一步步成立了柳腔剧团,达到了现在的规模。不管是年迈的爷爷,还是年轻不愿学习柳腔的王团长,抑或正当青年的孩子,柳腔就是这样在年龄的隔层中、在岁月的流逝中一代代流传下来。
非常荣幸的是,我们见到了三世同堂的演出,爷爷打梆,母亲唱曲,父子二胡齐奏。余响缭绕,响遏行云,无画处皆成妙境;唱念做打中,处处体现着柳腔诗的艺术表现力。“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一腔一调,一板一鼓之间,我们也仿佛跟着历经了那一段段沧桑的岁月。
临走,团长说,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欢柳腔,让柳腔艺术告别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这也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柳腔对于我们而言就是这样,一次无意的翻阅,便初识了她,她没有那么显眼,却给了我们无尽的憧憬与向往。通过走访,我们看到了一群在背后默默为柳腔做贡献的人,也终于领略了柳腔传承的精神所在。(厉彦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