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学院 >> 正文
资源学院承办能源学部第57期青年学者沙龙
发布时间:2025-11-25点击数:[]

11月24日,由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部主办、资源学院承办的学术交流会议在国家工程实验室201会议室召开。本次沙龙特邀山东科技大学测量1989级校友、国际大地测量领域知名专家胡国荣博士担任主讲嘉宾,作题为 “亚太GNSS网数据处理”的专题报告。资源学院副院长王辉教授主持报告会,相关专业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精度GNSS技术在亚太地区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作为国际大地测量领域的资深专家,胡国荣博士获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并完成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后研究,曾先后执教于新加坡、澳大利亚多所高校。自2006年起,他任职于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担任大地测量科学家,负责UNGGIM-AP与APREF项目中的GNSS实施工作,长期深耕高精度GNSS研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报告中,胡国荣博士结合APREF项目15年来的实践积累,系统阐述了亚太GNSS网的建设进展与数据处理成果。他介绍,该项目自2010年启动,每周分析约1100个站点数据,涵盖332个IGS20核心站点,所有数据产品均对外共享,并于今年完成官网优化,周解算严格衔接GPS周与ITRF2020框架。在APREF站点建设方面,胡博士重点解析了站点分级标准与运营规范,将站点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承担支撑高精度网络、衔接国际与国家大地基准、提供区域基准服务等职能。他结合印度IITK00IND、泰国KMIT00THA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站点monument稳定性、天空能见度、持续供电与通信保障等关键要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特别指出2023年受贾斯珀飓风影响的MOSS00AUS站点因设施不稳导致出现250毫米水平位移的重要案例。此外,胡博士还分享了APREF成果在支撑澳大利亚国家基准建设与板块运动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堪培拉、墨尔本等地的板块移动数据。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亚太地区在数据开放共享、数据重处理与分析中心增设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与国际顶尖专家对话的桥梁,也促进了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前沿技术的共享与深入研讨。与会师生围绕报告内容踊跃提问,就技术应用细节、区域合作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为后续推进科研协作与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文:孔琬淇 李玉鑫  图:李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