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2025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9月11日,资源学院副教授刘家友为学院2025级全体研究生作题为 “惟真求新 研而有信”的专题报告。
报告会上,刘家友结合近年来的学术不端典型案例,从论文抄袭、数据造假、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常见问题切入,系统阐述了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的核心内涵。他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学术不端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严重后果,指出此类行为不仅扰乱学术秩序、浪费科研资源,更严重损害个人学术声誉和整个学术界的公信力。他还从学术导向偏差、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等方面分析了学术不端产生的深层原因。
刘家友指出,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生涯的起步关键期,学术诚信既是科研创新的根本保障,也是学者立身的精神根基。刘家友强调,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在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他呼吁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做到引文规范、署名审慎、研究诚实,牢牢守住学术底线。
本场报告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效提升了研究生新生的学术自律意识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能力,为学院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保障论文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卢业美 刘晓萍 图:姜绍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