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1月15日,我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威海、烟台等地,开展“铭记历史启示,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现场教学,追寻历史足迹,感悟精神伟力。
活动首日,全体成员登临刘公岛,在这座承载着民族荣辱的海岛上,从历史屈辱中汲取奋进动力。
在东泓炮台旧址,同志们通过现场讲解、图文展览、现场体验,直观感受了昔日海防要塞的悲壮。展馆内“甲午国殇 警钟史鉴”部分以沉痛的历史事实揭示出落后必然挨打的铁律,引发了大家的深刻反思。看到总书记“十三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的题词,有同志动情地说:“这段历史警示我们,必须将发愤图强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从“战前的中国和日本”到“民族屈辱与抗争”,沉重的历史画卷让每一位同志心情凝重。甲午之败的切肤之痛,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没有民族的尊严与安全。
在历史选择展馆,同志们系统回顾了中华民族一百三十多年的复兴之路。展馆以鲜明的历史对比,清晰地阐释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堂生动的历史现场课,极大地坚定了大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1月16日,同志们来到胶东革命腹地,继续追寻抗战精神的红色足迹。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岁月,对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一段别开生面的快板说唱,生动还原了胶东起义的背景与革命火种播撒的历程。通过讲解员对理琪、于得水等革命先驱感人事迹的深情讲述,那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峥嵘岁月变得无比鲜活,将革命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全体成员接受了最深刻的灵魂洗礼。当听到他与警卫员在飞机失事瞬间用身体保护绝密资料的壮举时,许多同志潸然泪下。作为海洋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学习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将论文写在祖国的蓝色国土上。

在地雷战纪念馆,同志们为海阳人民展现出的非凡创造力与斗争智慧所震撼。铁雷、石雷、头发丝雷……种种发明不仅是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伟大精神。这种因地制宜、勇于突破的思维模式,也为我们的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带来了深刻启发。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同志们一致认为,从刘公岛的历史警醒到天福山的革命火种,从地雷战的人民智慧到郭永怀的科学家精神,一条为民族复兴而矢志奋斗的主线贯穿始终。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高质量发展中,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 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