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3期“名家讲坛”于2025年1月19日上午10点在J11-305会议室成功举办,讲坛邀请到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柯琳教授作了题为“太赫兹超快系统及其材料表征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副院长张玉萍主持报告会。
报告中,柯琳教授首先介绍了太赫兹超快系统和太赫兹时域光谱4f/8f等系统的研究进展、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随后,深入讲解了在材料表征等领域的相关应用。例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材料在太赫兹频率下的介电常数变化,以及在电磁波控制和开关装置中的潜在应用。最后,柯教授还分享了她在太赫兹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突破,例如在眼角膜检测中的创新使用。她展示了如何通过太赫兹波对眼角膜进行参数测量,能够有效识别角膜的厚度、透明度等关键生物学参数,为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非破坏性检测手段。


报告结束后,柯琳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耐心解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进一步阐明了太赫兹技术的潜在应用,尤其在材料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前景。此次讲坛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在太赫兹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氛围和学术发展。
柯琳教授,国家级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科学家和首席项目带头人,SPIE OE Journal副主编。目前主要从事太赫兹功能器件,太赫兹系统和测试以及太赫兹材料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在生物医学、药品、食品检测、建筑和航空材料方面。她也从事纳米光子学、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结构和器件,超透镜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有机绿色电子器件(有机光子器件:OLED、OPV、OTFT、印刷电子器件、柔性基板器件)物理和降解研究方面有众多论文。在纳米光子和绿色光子、光学超快系统、先进的光电材料和器件表征技术方面获批了超过三十多项专利。
(通讯员:张敏;审核:张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