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新工科物理团队在J11-305会议室成功举行“大学物理新形态教材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材如何建设”展开研讨,会议特邀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业部物理分社副社长张琦玮、高等教育出版社山东地区理科顾问宁嘉鹏出席,大学物理教材全体主编、副主编参会。
研讨会上,教材负责人梁敏结合我校大学物理新形态教材编写实际情况,介绍了新版教材建设的总体设计理念和主要特点,就新形态教材的内容创新、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融入做了详细说明。随后,主编们就教材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高教社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张琦玮副社长对大学物理教材建设总体规划和进展予以了肯定,就数字化教材建设上线、AI赋能教材建设中物理学大模型的嵌入、人工智能平台的使用、自适应测试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教材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应用物理系主任陈兵在最后总结时指出,新形态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推动教材建设深化内容改革,夯实育人实效。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基础,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大学物理新形态教材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优化和创新物理学教材建设和教学体系迈出关键步伐,将有效赋能新工科专业学生物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通讯员:梁敏、王鹏、穆雪梅;审核:彭延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