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红色文化与科技教育融合发展,近日,计算机学院“数智微光”实践队前往沂水县道托镇南下村庄,开展“红色+”少儿编程特色教育项目。
座谈会上,实践队伍与当地工作人员围绕红色教育资源整合、少儿编程课程开展模式及可持续推进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队伍成员结合计算机专业优势,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理念、师资配备方案与教学目标体系;当地镇政府与村委积极提出意见建议,表示将全力配合做好学生组织、宣传动员等保障工作。
“红色+”少儿编程公益课堂启动仪式上。道托镇政府领导、南下庄村村支部书记、上课学生及全体实践队成员齐聚村委广场,南下庄村村支部书记致辞,肯定并欢迎实践队深入基层、服务教育的行动。他认为这不仅为乡村孩子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增强了基层教育发展的信心。他勉励在场学生珍惜课堂、认真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科技点亮未来。
“红色+”少儿编程课程设计独具匠心,课程以“超级马里奥”、“贪吃蛇”等经典游戏为兴趣切入点,借助Scratch图形化编程平台,带领孩子们走进编程世界。课程的一大亮点是融入“中国狙神张桃芳”、“红军长征”等红色元素,让孩子们掌握了编程基础知识,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课堂当中,实践队采取“1+1”精准辅导模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指导,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学有所获”。
本次“红色+”少儿编程课堂的开展,不仅拓宽了乡村青少年的学习视野,而且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科技创新元素。“数智微光”实践队将秉持“数智赋能·微光成炬”的初心,在未来持续开展科技、红色文化主题相结合的系列课程,点亮乡村孩子心中的科技梦与未来梦。(通讯员:方济众 石一茗 邱新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