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三下乡丨沿黄拾遗社会实践团:街巷回响非遗韵,市民心声话传承——探访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情怀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4日 11:20  点击:

弘扬古韵非遗,赓续齐鲁华章。在快速变迁的现代都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其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为充分掌握广大市民对琉璃烧制技艺等非遗的认知程度,7月15日,沿黄拾遗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古窑社区颜神古镇,面向市民进行了一次街头随机采访。

采访中,队员们随机选取了不同年龄层、职业背景的市民,聚焦“您是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列举几项您所知的非遗项目?”等问题进行提问。通过采访团队发现不少市民表示对非遗这一概念仅有模糊印象,难以具体说出其含义或内容。即便是能够提及一二,如京剧、剪纸、书法等,也往往停留在表面认识,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及当前传承现状知之甚少

琉璃烧制技艺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淄博博山重要支柱产业,市民朋友们也大多难以将琉璃烧制与非遗挂钩“我一直以为非遗就是些博物馆里的老物件,没想到我们博山的琉璃也是非遗”一位博山当地市民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坦言自己从小就听大人们讲博山琉璃的故事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一位博山琉璃厂退休老人则表达了对非遗传承的担忧:“我在厂里还见过不少老手艺,但现在年轻人对这些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进厂,很多都失传了在谈及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时,多位市民朋友表示,希望通过更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和形式,如举办非遗文化节、进社区活动、线上直播,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的魅力,从而激发其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探源溯流,叩问来路,此次街头采访不仅深刻揭示了市民群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程度的现状,为团队提供了一幅清晰而直观的非遗文化现状图景,更强烈地唤醒了队员们内心深处对于挖掘与守护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紧迫感。它如同一记警钟提醒我们:保护非遗刻不容缓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去发掘、去传承那些承载着祖先智慧与汗水的老手艺,去保护、去创新那些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从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它们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1世纪的中国乃至未来继续闪耀光芒。(通讯:王嘉豪 赵明月  摄影:王怡姿 王嘉豪)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