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系列报道九】机电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风采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1日 00:00  点击:

为探寻中国革命的摇篮,深入学习党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7月22日,山东科技大学寻梦三湘实践队来到湘赣边界的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开展探寻井冈山红色记忆实践活动。

在阳光的沐浴下,团队乘坐汽车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在革命道路中献出生命的先辈们致以团队最崇高的敬意。纪念堂中,毛主席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异常醒目,在这庄重严肃的氛围中团队成员纷纷低头敬礼,向革命烈士致敬。在纪念堂左右展厅中,分别陈列着在井冈山上进行过斗争的革命烈士们,墙上一列列烈士的名字、照片和他们斗争的故事让团队成员心生敬意,纷纷表示要艰苦读书,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继承革命的火种。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团队遇到了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党员,老先生非常敬重在井冈山斗争中艰苦奋斗的先辈们,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也是为了向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团队成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诞生到长征的全部经历。在这其中,一面满是弹孔的旗帜映入团队成员眼中。这是永新县西北特区赤卫队的旗帜。旗帜上的每个弹孔都在诉说着九十多年前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诉说着革命烈士们的不畏艰难,英勇抗击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保存了无数革命烈士的故事,其中最让人动容的便是伍若兰烈士的故事。伍若兰烈士在就义前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团队成员了解故事后眼眶湿润,向伍若兰烈士深深鞠躬。来自湖南的一对中年夫妻说:“我们已经来到井冈山很多次了,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深深被革命烈士们的故事所感动。我的父亲就是曾经在井冈山进行过斗争的红军战士,每一次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都感觉经历了父亲那个时候的艰苦斗争,深受感动!”

下午,团队来到毛泽东朱德茨坪旧居,低矮的土砖房、阴冷潮湿的居住环境。著名的《井冈山的斗争》由毛主席在此地撰写。参观完后,团队成员尹登科感慨到:“革命不易,革命斗争需要克服无数我们不能想象的困难,我们要传承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实践结束前,团队联系到了一位井冈山茨坪镇的当地居民范伯伯。范伯伯非常乐意看到当代青年人越来越多地到井冈山来参观学习,希望井冈山精神能更多地深入当代青年人的心中。当交流到井冈山的乡村振兴工作时,范伯伯告诉团队成员,井冈山市是中国率先实现脱贫工作的一个县级市,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生活越来越好,自己对于未来的生活也越来越充满了信心。

在与范伯伯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井冈山当地人民对于井冈山精神的深切体会,并将井冈山精神发扬到了脱贫和乡村振兴中。井冈山人民真正实现了在井冈山市区随处可见的那句口号—— “红色引领,绿色崛起”。

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忆往昔,岁月峥嵘。在毛主席带领下红军所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所孕育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24字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也为我们党贮藏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代变迁,精神不灭,今日的井冈山之行,必将在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中种下红色种子,引领大家不忘初心,矢志奋斗!(通讯员:唐中兴 摄影:刘君琪)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