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播撒红色火种,照亮童心成长路,7月25日,山东科技大学“梦耀中华”服务宣讲团走进山东省滕州市龙山快乐成长营,讲述红色前辈的革命事迹,为困境儿童点亮精神灯塔,让红色基因融入成长年轮。
活动中,队员们为困境儿童铺开了一幅流淌着热血与赤诚的红色长卷,将抗战岁月的烽火故事化作滋润童心的春雨。他们讲述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115师“铁骨铮铮破神话”的勇毅,曾贤生连长与敌同归于尽时那声震撼山谷的巨响;描绘鲁南铁道大队“飞毛腿”洪振海在风雪夜中,用生命守护家国的最后剪影;更将赵一曼在狱中写下的“未惜头颅新故国”的壮烈诗句娓娓道来,让“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如星光般照亮孩子们的眼眸。沂蒙反扫荡中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的坚守,与赵一曼的不屈身影交相辉映,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在故事里慢慢生长。
宣讲中,队员们用互动问答编织起历史与当下的纽带。当被问及“英雄们为何不怕牺牲”时,孩子们稚嫩的回答里透着懵懂的坚定。有孩子说“他们想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引来一阵轻声的共鸣。孩子们的眼眶悄悄红了,纷纷铺开信纸,表示要向英雄前辈们写信,他们写下“等我长大,也要成为您这样保家卫国的大英雄”。歪扭的字迹下,是对英雄沉甸甸的敬意和对自己将来报效国家的期待。这场宣讲如春雨般浸润童心,让红色基因在倾听与感悟中扎根,让抗战精神的火种在幼小的心灵里代代相传。
宣讲结束后,活动室里暖意融融。队员们与困境儿童围坐一起,共同开启一场红色手工之旅。拼图板上,天安门的红墙金瓦与南湖红船的剪影渐渐清晰,孩子们指尖轻触拼图块,队员们便轻声讲述红船启航的故事;彩纸上,五角星在折痕间绽放光芒,小小的军帽经一双双小手摆弄成形,队员们手把手教着折法,顺带讲起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这是北京的天安门!”“红船是我们的‘宝贝'!”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一拼一折间,红色印记悄然烙进童心,队员们用陪伴与互动,让红色文化在欢声笑语中浸润成长。
活动虽已结束,但曾贤生连长拉响手榴弹的决绝、赵一曼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以及战士们浴血奋战的不屈身影,仍在孩子们脑海中回荡。队员们明白,对困境儿童而言,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更是照亮成长的光:让孩子们知道 “艰难时要像战士一样坚持”,懂得 “弱小也能有大大的勇气”。未来,队员们将继续深挖红色故事,用青春之声传递力量,让抗战精神成为孩子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炬,指引他们向阳生长。(通讯员:常煜皎 摄影:周雨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