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迎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学院特别邀请到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学术媒体中心副主任、《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彤编审,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科技论文写作与传播》的深度报告。

专题报告
张彤编审作为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积极投身于推动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行业内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还担任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荣获第5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银牛奖”,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1年度优秀编辑,多次荣获机械工业出版社优秀期刊编辑,独立译著科普书5册。
在此次报告中,张彤编审围绕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格式与规范要点、全流程注意事项、科技论文的传播等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部分,深入剖析了数据库收录相关信息,让师生对如何评估一本科技期刊的质量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大家今后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谈及格式与规范要点,她形象地将科技论文比作“八股文”,强调了其结构和格式的规范性,并从论文的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到正文部分的层次标题、图表制作、数学式和反应式的规范表达等,逐一进行讲解。针对中英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逻辑结构不清晰、语言表达不精准、图表制作不规范等痛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全流程注意事项板块,提供了从初稿撰写到返修应答的全流程建议,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常见退稿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应对方案。她强调,在投稿前,作者应充分了解目标期刊的要求和风格,精心打磨论文;在面对审稿意见时,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回复,合理吸收建设性意见,从而提升稿件质量,助力科研团队提升稿件录用效率。最后,在科技论文的传播方面,张彤编审分享了如何让科研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引用。她指出,除了论文本身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期刊、优化论文的标题和摘要,以及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等,都有助于提高论文的传播度。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论文写作中的具体困惑、期刊投稿的注意事项等与张彤编审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干货满满,受益匪浅,为今后的科研论文写作与投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生在学术写作与发表方面的能力培养,推动学院科研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集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