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建学院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探寻振兴之路——土建学院防灾减灾大学生党员讲师团赴兖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5点击数:[]

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并切身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8月11日-13日,土建学院辅导员董继先带领防灾减灾大学生党员讲师团走进济宁市兖州区,先后探访兖州战役烈士陵园纪念馆、四乡师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漕河镇管口村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成长力量。

兖州陵园追英烈,红色血脉永赓续

苍松肃穆,丰碑矗立。讲师团成员来到兖州战役烈士陵园纪念馆,怀着崇敬之心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为国家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仔细聆听烈士们的英雄事迹,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青年学子铭记先烈功勋,将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教育报国,传承红色火种

四乡师馆忆烽火,师范星光照丹心。讲师团成员走进四乡师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曾是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记忆。通过参观基地内的展厅、旧址等,同学们了解了西乡师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传播火种的峥嵘岁月。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讲解,大家深刻体悟到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奋斗精神,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的根基。

“一引四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聚焦时代主题,讲师团成员奔赴兖州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漕河镇管口新村开展深度调研。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讲师团成员详细了解该村“一引四联”的发展模式,即以党建为引领,联动合作社、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形成了“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在村团干部的带领下,管口村从传统农业村蜕变为现代农业示范村。随后成员们走访了村内的特色种植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参观了恒温种子冷藏库、良种培育实验室和葡萄种植园,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相结合,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是精神的溯源;赋能乡村振兴,是青春的担当。此次兖州之行,成功将红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与乡村振兴现实课题考察紧密结合,为讲师团成员们提供了一次沉浸式、体验式的“大思政课”。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与乡村实践的启迪下,讲师团成员们进一步筑牢了思想根基,明确了时代使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通讯员:董继先,王炳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