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发展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发展处 >> 正文
跨越山海,共赴母校之约 ——暑期校友秩年聚会活动如约而至
发布时间:2025-09-04点击数:[]

这个夏天,山东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格外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名校友,怀着对青春的追忆、对同窗的思念、对母校的眷恋,从四面八方重返青岛、泰安、济南三地校园,参加了以“秩年归来,再叙芳华”为主题的毕业10周年、15周年、20周年、30周年乃至40周年的校友聚会活动。四十多个专业、近两百个班级的校友们相继返校,重温求学时光,共话深厚情谊,见证母校新发展,汇聚校友力量,成为这个暑期校园里最温暖动人的风景。

秩年之约:跨越时空的团圆

 机械化1981级校友毕业四十周年聚会

煤田1985-1班校友相识四十年同学聚会

七月初至八月底,校友返校活动进入高潮。“老同学,好久不见!”在聚会现场,这样的问候语此起彼伏,紧紧相握的双手、热情洋溢的拥抱,成为了这个夏天山科大最动人的风景:满头华发却精神矍铄的1981级校友,迎来了他们的毕业40周年再相逢;煤田1985级的校友们则庆祝了相识40周年,深情回忆起当年在校园结下的同窗之谊;工民建、机电、化工1991级校友毕业30周年再聚首,共同回顾三十年奋斗路,笑谈青春不曾老。

原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1级校友毕业二十周年聚会

安全工程2001级校友毕业二十周年聚会

英语2001级2班校友毕业二十周年聚会

采矿工程2011级校友毕业十周年聚会

采矿工程(定单)2011级校友毕业十周年聚会

毕业20周年的2001级校友们正处在事业和家庭的黄金时期,重返校园,既是为了追寻梦想起点,也是为了给前行之路再次汲取力量。地信、信息与电气工程、英语、应用物理、安全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多个专业的校友纷纷组团返校。测绘、机电、电气自动化等2006级校友原定的十年聚会计划因疫情被迫推迟或转为线上,在毕业15年之际终于完成了当年的约定。正值青春奋发之年的2011级校友们,经过近十年的拼搏刚刚在社会崭露头角,面对昔日同窗更是有着太多的话语要分享。

情谊依旧:岁月不改同窗心

校友徐川赠送书籍

签订合作协议

校友捐赠

校友观看往日影像

校友活动

在各校区举办的座谈交流会上,校友们共同观看了珍藏的老照片和视频资料,一帧帧画面勾起了无数青春记忆。校友们还邀请了当年的老师一同参与,师生共话当年趣事,场面温馨感人。安全工程2001级的校友代表动情地说:“无论走了多远,母校永远是我们精神的故乡;无论分别多久,同学情谊始终纯真如初。”

校友们重走校园路,参观了曾经上课的教学楼、居住的宿舍、奔跑的操场以及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和新校区。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令校友们倍感自豪,校区的老建筑和老地方也让他们瞬间找回当年的感觉,激动不已。“图书馆更大了,教学楼更智能了,校园更美了”,是许多校友共同的感受。但让他们感到温暖的是,母校那份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老师的关怀之情从未改变。许多校友特意拜访了当年的老教师,向恩师汇报成绩,表达感激之情。

母校情深:精心筹备温暖相迎

为服务好校友们暑期的返校活动顺利进行,校友工作办公室提前数月开始筹备,调研返校情况,提供“一站式”服务:协助预约场馆、规划活动流程、安排进出校园、提供餐饮住宿建议、帮助沟通老领导老教师等。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友返校活动,多次看望返校校友,参加各班级座谈会,向校友们介绍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并衷心感谢校友们长期以来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坚定的力量,每一位校友的归来,都是对母校最深情的告白,也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汇聚力量:携手同行共创未来

此次暑期校友秩年聚会活动,不仅是怀旧之旅,更是凝聚力量、共谋发展之旅。许多校友借此机会与母校开展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的交流,一些班级还现场发起设立了专业奖学金或捐赠项目,反哺母校培育之恩。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秉承“一家人一家亲,守望相助,共荣共进”的校友工作理念和“母校关爱校友、校友关爱校友、校友关爱母校”的“三关爱”精神,以及“有情有义,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有始有终”的校友工作方针,构建起“学校统筹、学院主体、全员参与”校友工作格局,通过完善校友数据库、打造校友品牌活动、构建各地校友会网络、链接校友资源等举措,不断增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大量校友返校聚会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校友工作、用心服务校友的成果体现。今后将持续推动校友与母校的共荣共进,实现校友与母校从情感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有机融合。

山海相隔,难隔青春之约;岁月流转,不转同窗之情。一场场校友秩年聚会活动在无数感动与不舍中落下帷幕,而山东科技大学与广大校友之间的深情故事,仍在不断续写新的篇章。母校永远在这里,等待着每一位学子常回家看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