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赋能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资助政策关怀,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9月20日,学校带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祝家庄开展资助育人研学活动,调研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挖掘吕剧发展历史,通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涵育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厚植建设祖国、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天高云阔,大家在梁祝村乡亲的带领下体验“施茶”文化。站在“霜洁冰清”碑前,当地村民为学生讲述清代末年石人泊村刘逄氏乐善好施、守志不移的“施茶”传奇,她无偿为过往行人提供清茶解渴的高洁品性被世代铭记。通过这种好善乐施的感人故事,提升学生的感恩思想、启蒙学生的“助人”意识。
走入茶馆,老人们围桌而坐,听戏品茶。茶馆负责人向大家介绍茶馆内部特设房间—“家和”与“商兴”,寓意只有乡亲和睦,才能实现商业兴旺。茶香氤氲之中,吹拉弹唱声音响起,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情感,演绎了《李氏女在偏房》等经典吕剧剧目。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唱得婉转动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在铿锵锣鼓,瑟瑟琴音声中,学生们了解到吕剧艺术体系中的唱腔韵律、服饰美学、角色行当等核心要素,感受到了吕剧艺术的独特魅力。随后,学生参观了当地的特色农业,感受现代乡村发展新面貌,激励自己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此次实践研学是通过文化涵育提升资助育人效果的有益尝试,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和传统文化的新魅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出更多文化体验项目,助力学子成长,提升资助育人文化内涵。(通讯员:任艺蕾 刘伟娟)





